【白皮书市场研报】绿色低碳标识企业碳效评价白皮书.docx

【白皮书市场研报】绿色低碳标识企业碳效评价白皮书.docx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绿色低碳标识

企业碳效评价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2023年12月

声 明

本报告所载的材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片、数据、观点、建议,不构成法律建议,也不应替代律师意见。本报告所有材料或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所有(注明是引自其他文献的内容除外),并受法律保护。

如需转载,需联系本联盟并获得授权许可。未经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以发布、转载、汇编、转让、出售等方式使用,不得将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通过网络方式传播,不得在任何公开场合使用报告内相关描述及相关数据图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联盟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系电话:010邮箱:aii@caict.ac.cn

前 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工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五年,也是推动工业领域节能低碳重点任务的关键期,发挥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已经成为推动工业领域节能低碳工作的重要驱动力。

2023年5月,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3年工作计划》,提出推进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标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工业数字化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管理制度,搭建完成基础平台,面向重点行业企业组织开展碳效评价工作,具备对外开展工业企业碳排放核算、产品碳足迹核算、低碳产品评价及检验检测、生命周期评价等相关服务的能力,探索绿色低碳标识创新应用模式和发展路径,为行业推进碳效评价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为贯彻落实《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3年工作计划》要求、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赋能作用,前期提出了绿色低碳标识体系,并发布了《绿色低碳标识白皮书》。本白皮书重在基于绿色低碳标识的企业碳效评价实践探索和应用研究,通过分析企业开展碳效评价背景和意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碳效评价方案,面向建材、化工、钢铁、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开展实践应用探索,并给出企业碳效评价和绿色低碳发展的策略建议。

编写组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刘阳、池程、马宝罗、田娟、李胡升、蔡盛佳、李昊霖、杨桦、彭芬、叶佳奇、严涵琦、钟爱雪、冯欢、徐锐、王永祥、费海平、杨鹏、吴涛、杨辉、苗海涛、杨东靓、许健、苗硕、李波、孙康峰、周胜达、荆书典

牵头编写单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参与编写单位: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常州大数据有限公司

广域铭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数洋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华峰创享互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河钢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澜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济南大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公众号

目 录

一、碳效评价的背景和意义 1

(一)背景 1

(二)意义 2

二、碳效评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

(一)面临的机遇 4

(二)存在的挑战 5

三、基于绿色低碳标识的碳效评价 7

(一)标识解析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7

(二)绿色低碳标识为碳效评价提供有力支撑 8

(三)碳效评价方案架构 9

四、碳效评价关键要素 10

(一)采集终端 11

(二)数据模板 11

(三)评价流程 12

(四)碳效等级 13

五、重点行业碳效评价及绿色低碳实践探索 14

(一)建材行业 14

(二)化工行业 19

(三)钢铁行业 23

(四)汽车制造行业 28

(五)电解铝行业 33

六、发展对策和建议 37

(一)强化顶层规划设计,完善低碳政策体系 37

(二)深化核心技术创新,推动标准体系建设 37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绿协同发展 38

(四)打造典型应用标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 38

—PAGE2—

—PAGE1—

一、碳效评价的背景和意义

(一)背景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挑战。极端天气事件、海平面上升和生态系统崩溃等现象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气候行动的呼声。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全球范围内制定了各种政策和协议,要求各国采取措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2023年2月6日,联合国秘书长

古特雷斯呼吁各国10年内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同时敦促较富裕国家至少要兑现去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上做出的承诺,在此背景下,各国碳中和实际进展备受关注,多个国家出台了具体的政策和行动计划,以推动企业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是是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ohn4c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414512300001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