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市场研报】北京邮电大学:第六代固定通信网(F6G)白皮书V1.1——天地一体化光通信技术.docx

【白皮书市场研报】北京邮电大学:第六代固定通信网(F6G)白皮书V1.1——天地一体化光通信技术.docx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代固定通信网(F6G)白皮书V1.1

——天地一体化光通信技术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

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

1

第六代固定通信网(F6G)白皮书V1.1

PAGE10

PAGE10

第六代固定通信网(F6G)白皮书V1.1

PAGE11

PAGE11

第六代固定通信网(F6G)白皮书V1.1

目录

固定通信网技术概述 4

固定通信网演进历程 4

固定通信网 4

F5G与F5.5G 5

F6G 6

固定通信网面临的挑战 7

覆盖能力 7

生存能力 8

连接能力 9

智能能力 10

安全能力 10

天地一体化网络发展需求 12

高速率全域接入 12

广覆盖 12

大带宽 13

大容量安全传输 14

大容量 15

高安全 15

高动态智能组网 16

强智能 17

高可靠 17

多模态主动感知 17

通感一体 18

主动感知 19

超时空全息呈现 19

裸眼3D 20

通呈联动 21

天地一体化光通信关键使能技术 22

接入技术 22

有线接入 22

无线接入 23

传输技术 24

多维复用光传输 24

空间激光传输 26

物理层内生安全防护 27

组网技术 28

智能管控架构与协议 28

光电混合交换技术 29

生存性保障技术 30

数字孪生技术 31

感知技术 33

通信感知一体化 33

网络化智能感知 34

呈现技术 35

内容采集与处理 35

三维渲染与呈现 36

F6G适用场景与应用 38

全时域光互联 38

全息通信 39

虚实交互 40

智能体互联 41

附:主要贡献单位与人员(排名不分前后) 43

固定通信网技术概述

固定通信网是指通信设备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实现固定连接的网络,可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服务。通过百年发展,固定通信网不断向着宽带化、综合化、IP化、智能化和融合化的方向演进。固定通信网承担着海量信息传输的任务,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也是支撑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信息系统底座。

固定通信网演进历程

在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驱动下,固定通信网在近三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1900至2000年期间,固定网络主要承载语音业务,依托铜线基础设施,采用PSTN/ISDN技术,典型带宽为64kbit/s。2000至2006年期间,固定网络主要承载网页业务,典型技术为xDSL,用于提供20MHz以下的宽带能力。2006年至2012年期间,固定网络主要承载视频流业务。依靠VDSL技术以及光纤接入技术,FTTB以及PON+LAN的接入技术,固定网络逐步提供30~100MHz的家庭宽带。2012年至2020年期间,固定网络具有承载4K超高清视频流的能力,大规模发展并应用的PON+LAN可以提供百兆及以上的传输带宽服务。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新型业务对固定网络的带宽、时延、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来满足业务的高质量需求。业界开始以代际划分的形式为固定网络定义发展路径,提出了第五代固定通信网(F5G,the5thGenerationofFixedCommunicationsNetworks)。

固定通信网

F1G—语音时代:固定通信网从电话网诞生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其主要服务于语音业务,但拨号接入和ISDN发展速度非常缓慢,仅能支持音频服务和拨号呼叫。在此阶段,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电话网络基础设施,并且其网络架构以及控制信号能够很好地适配全球网络,这标志着电信全球化的开始。该阶段接入网采用PSTN/ISDN技术,对应的传送网则采用PDH技术,其基群速率为2Mbps,光纤线路速率以140Mbps为主。

F2G—Web时代: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以及ADSL技术的推广,固定网络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宽带时代正式开始,主要用于服务Web业务。个人电脑和浏览器的普及推动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固定网络的应用由电话扩展到了电子邮件、搜索

引擎以及网页浏览等。接入网以ADSL技术为代表(10Mbps),对应的传送网采用的是

SDH技术,光纤线路速率以2.5Gbps和10Gbps为主。

F3G—视频时代:2005年开始,在多媒体业务的驱动下,固定网络的业务和网络架构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由于传统ADSL技术和原有电话网的架构无法支撑“宽带”业务,因此引入VDSL技术(30Mbps~200Mbps)。对应的传送网采用的是MSTP技术,在SDH技术基础上增加了对以太数据业务的承载能力。

F4G—4K时代:2012年开始,4K高清信号的出现对宽带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高质量视频的传输需求,需要不低于100Mbi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ohn4c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414512300001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