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C-3.1医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数管理与监测计划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管理与监测计划
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险因素、重点部门的概念:
重点环节:各种手术、注射、插管诊疗操作等有创。操作、无菌技术,医疗用品的清洗消毒与灭菌、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等。
重点人群:导尿管、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严重营养不良、长期卧床、频繁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长等患者。
高危险因素:频繁使用抗菌药物、免疫力低下。
重点部门: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总务科(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环境卫生)、设备科等。
医院感染常见的危险因素:
1、病人自身因素:暴露人群的免疫功能差,住院时间长
2、环境因素:基本卫生设施差、清洁卫生弟,空气质量差,未认真执行终末消毒。
3、缺乏必要的设备:消毒设备等。
4、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不合格。
5、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用品来源不规范。
6、临床操作不规范
8.医疗用水不安全。
9、废弃物处理不规范
10、不重视手部卫生.
11: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12、生物媒介引起业媒性传染病发生。
13、对消毒隔离重视不够,对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的隔离力度不
14、医务人负自我防护意识较差
15、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技术。
16、医院的建筑不合理,布局不当
17、科室控制医院感染风险的执行力差。
18、未定期培训学习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
三、管理与监测计划
针对医院感染危险齿素,做好以下监测管理工作
1、提高病人的免疫力,缩短住院时间。
2、侵入性治疗时做好无菌操作。
3、完善卫生设施、做好清洁卫生的管理,做好虫媒的消杀工作
4、做好通风换气与通风设备的清洁,保证空气质量。
5、增设必要的消毒设备。
6、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消毒灭菌
7、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用品来源规范。
8、人员认真执行临床操作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9、保证医疗用水安全
10、保证废弃物处理规范
11、执行手卫生
12、合理使用抗生素
13、严格消毒隔离,加强传染病与多重耐药的隔离力度。
14、做好医务人员自我防护。
15、做好消毒灭菌监测,感控人员不断提高自查监测质量。
16、认真做好终末消毒。
17、最大努力改善或合理布局有限的工作空间。
18、定期培训学习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
19、控制医院感染风险的执行情况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二)对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落实
1、下呼吸道感染防控措施:
L.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拍高“30-45”取半卧位控制胃内容物的返流。
1.2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微性溃疡的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维持正常的菌群状态。
1.3认真做好隔高工作:对传染病病人及病原体携带者应采取相适当的隔离措施。对多重耐药留感染病人及携带者进行接触隔离。对高危病人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幽隔离衣等。
1.4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功能。
1.5减少或清除口咽部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与吸入:尽可能采用胃肠内营养小肠喂养可最大限度减少细菌通过肠粘膜向外移行,并维持正常肠道菌群平衡:控制胃内容
1.6做好手卫生:医务人员在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则。在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处理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物品后及接触另一病人、物品和周围环境表面前,在接触人体污染和清洁部位之间均应史换手套和洗手。
1.7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及时送检病原体
1.8科室每月对下呼吸道感染控制情况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做好持续改进措施。
2.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防控措施:
2.1定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2.2插管前
(1)严格学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夜证,应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糊湿,不应使用。
(3)龄别道选择适导尿管口径类型,
(4)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2.3插管时使用0.05%0.1%聚雄酮碘(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黏膜,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程序如下:
(1)旋转消毒注意擦净包皮及冠状沟。
(2)女性:先清洗外阴,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肛门。插管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经柔,避免尿道黏膜损伤。
2.4、插管后
(1)悬垂集尿袋,不应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巾尿液。
(2)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应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按口。
(3)如留取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应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
(4)菌水进胱冲或灌注米预防尿路感染。
(5)疑似导管堵塞更换导管,不得冲洗。
(6)每日对道口清洁、大便失禁患者清洁以后应消毒,
(7)患者洗澡或擦身时应注意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2.17医院院感管理工作制度.docx
- C-2.18医院院感各科室院感工作制度.docx
- C-2.4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docx
- C-2.5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docx
- 3.5.1 C-4.1.1 卫生院院感培训学习的通知.docx
- 1月院感自查报告及整改情况(1).docx
- 7月院感自查报告.docx
- 12月院感防控通报内容的整改报告.docx
- 9月院感防控通报内容的整改报告.docx
- 202x.03月专题会议记录.docx
- 3.5.2 C-2.7开展发病率监测(有病房机构).docx
- 3.5.2 C-2.6医院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docx
- 3.5.2 C-2.6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分析报告(参考模板).docx
- 3.5.2 C-2.1医院感染监测计划.docx
- 3.5.2 B-1.1手术部位感染分类.docx
- 3.5.2 C-4.2高风险评估及感染预防措施.docx
- 3.5.2 C-4.1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高危险因素评估表.docx
- 3.5.2 C-2.2 医院感染监测各种结果.docx
- 3.5.2 医院感染相关监测(Word完整版).docx
- 3.5.2 C-1.4 感染监测设施设备清单.docx
- 教育资料,ppt制作,电子表格数据处理,课题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擅长制作教育类PPT,用巧妙设计提升内容吸引力;精通微课制作全流程,产出短小精悍的课程;熟练掌握电子表格操作,运用函数公式与透视表处理教育数据,为教学决策提供精准依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