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考古诗词题型押题2---9道题(最后一次押题)
班级:座号:姓名:成绩: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①
黄庭坚
【序】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醺酥②?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③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④。
【注】①词人卷入新旧党争漩涡,屡遭贬谪,本词即词人晚年被贬戎州(四川宜宾)时所作。②醺酥:美酒名。③老子:老夫,词人自称。④霜竹:即竹笛。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描绘了一幅蜀中旷远的仲秋画面:雨后初霁,秋空澄净,断虹高挂,远山如眉,清新怡人。
B.?“桂影”八句中嫦娥驾玉轮骋长空,清辉洒落佳酿,词人以浪漫想象极写月色之美和美酒之醇。
C.?本词笔力刚健,风骨瘦硬清劲,寄人生感慨于写景叙事之中,最后以清亮笛声作结,意蕴悠远。
D.?下阕由叙事转为写景,词人与诸多年轻人游园、饮酒、听曲,幽径清凉、林木森密,兴致盎然。
2.?评论者多谓“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为本词点睛之笔,试析其情感意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5~18题。
行行重行行
[汉代]无名氏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本诗是产生于汉末动荡岁月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作者不详。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行行重行行”极言其远,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B.“道路阻且长”承上句,“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长”承“万余里”,指路途遥远,关山道递。
C.“胡马”“越鸟”句运用拟人手法,传达出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表达了思妇对远行人深沉的相思之情。
D.诗中两次出现“相去”,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强调相距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别离时间长,匠心独具。
4.这首诗表达了对远行之人的思念,诗人以女性口吻来书写有什么好处?请联系时代背景简要分析。(6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5—16题。
折桂令·诸葛武侯
鲜于必仁
草庐当日楼桑①。任虎战中原,龙卧南阳。八阵图成,三分国峙,万古鹰扬②。《出师表》谋谟庙堂,《梁甫吟》感叹岩廊③。成败难量。五丈秋风,落日苍茫。
【注释】
①楼桑:在今河北涿县,相传是刘备故里。②鹰扬:逞威,大展雄才。③岩廊:庙堂,朝廷。
5.下列对这首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将“草庐”与“楼桑”两个地名连在一起,实际是写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事。
B.“虎战中原”用比喻手法,揭示了军阀混战,逐鹿中原的历史背景,为下文写诸葛亮做了铺垫。
C.中间部分多用对偶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功绩;“庙堂”是借代,指朝廷对诸葛亮的重用。
D.“落日苍茫”以写景作结,意境苍凉;落日的悲凉景象,蕴含了对诸葛亮悲壮结局的复杂情感。
6.这首元曲与《蜀相》在题材内容和思想情感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忧国①
陆游
恩许还山已六年,誓凭耕稼饯华颠②
养心虽若冰将释,忧国犹虞火未然。
议论孰能忘忌讳?人材正要越拘挛。
群公亦采刍荛否?贞观开元在目前。
【注】①此诗绍熙五年(1194)作于故乡山阴。淳熙十六年(1189)诗人被劾罢官,至此已有六年之久。②华颠:白头。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回到故乡已经六年,他发誓要在耕作中度过余年。“饯”是送的意思。
B.?“冰将释”比喻心无挂碍,有如冻冰融解毫无沾滞此句其实反衬了下句。
C.?“贞观开元”代指盛世。诗人为国事而担忧,对国家中兴充满信心。
D.?本诗在抒情方式上和《书愤》有相同之处,都采用了借物抒情和直抒胸臆。
8.?全诗紧扣“忧国”,行文浑然一体,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五)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淇?奥①
《国风·卫风》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②君子,如切如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