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16.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一、单选题
1.一条鞭法实行后,一些地区曾出现“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的现象。这反映了一条鞭法(????)
A.计亩征银,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按亩纳税,打击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C.摊丁入亩,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赋役征银,从根本上改变了重农抑商的观念
2.如下表节选自清朝时期政府赋税征收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清廷
年份
著籍人丁
丁银
丁银/著籍人丁
顺治十八年(1661)
2106万余
3008900两
0.1428两
康熙五十年(1711)
2426万余
335万两
0.1361两
A.重视人口管理 B.以人丁为赋税征收依据
C.丁赋明显减少 D.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3.北魏颁布均田令,推动均田制的前提条件是
A.地主停止土地兼并 B.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
C.政府减少财政收入 D.北方各族掌握了农耕拄术
4.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
A.土地税 B.丁税 C.户税 D.庸
5.西汉的户籍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县、里、爵、姓名、年龄;家内所有成员:与户主关系、姓名、年龄;家庭财产及估价:奴婢、田宅、牲畜、生产工具。一些边塞吏卒的身高、肤色等都详实记录在内。西汉的户籍制度
A.确保了人口信息的真实性 B.有助于稳定赋役来源
C.实现了西汉王朝长治久安 D.有利于增强边防安全
6.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他从中国历代赋税制度(主要针对农业)改革历程中总结出了一条历史规律,以清华大学的秦晖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学者把这一规律称为“黄宗羲定律”。后进一步有学者把“黄宗羲定律”用公式表示为bn=a+nx,其中bn为经过n次改制之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派,n为改制次数,现令b1为两税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为租调
B.当n=3时,bn可表示一条鞭法
C.bn为王安石免役钱法时,n=2
D.由公式可知,中国古代的赋税改革每进行一次,百姓负担就加重一次
7.如表节选自清朝时期政府赋税征收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清廷
A.重视人口管理 B.以人丁为赋税征收依据
C.丁赋明显减少 D.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8.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统治者适时政策调整 D.由于战乱无主荒地大量增多
9.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授田的男丁每年须缴纳粟二石,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不去服役可纳绢或布代役。这种课征平均占当时农民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这一做法
A.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B.消除了重敛人民的弊病
C.遏止了土地兼并现象 D.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10.1937~1945年期间,国民政府的财政赤字非常严重,如1945年政府财政赤字高达1051512百万元法币。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沿海省份税收和关税收入的丧失 B.内战军费开支不断扩大
C.滇缅公路的不畅通致使外援受阻 D.国民政府超量发行法币
11.“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是明朝一条鞭法的继续和发展。取消人丁、地亩的双重征税标准,将税收合并为单一的土地税,标志着中国赋役史上人丁负担逐渐向土地转移的演变过程终告完成。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历代“人丁负担”的是(???)
A.魏晋时期的“租” B.唐朝中期的“地税”
C.汉朝的“口赋” D.唐朝时期的“户税”
12.如图是1928—1936年间中国海关税收总额变化表。对图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东北易帜推动关税收入增加 B.中国关税斗争取得胜利
C.日本侵华导致税额持续下降 D.税额受到内外局势影响
13.以下是唐朝纳税户数和赋税收入表,对表中材料解读正确、全面的是()
年份
纳税户数
中央赋税收入
大历十四年
(779年)
120万户
1200万贯
(包括盐利)
建中元年
(780年)
310万户
1350万贯
(不包括盐利)
A.由于人口大幅增长,国家赋税收入增加
B.封建政府腐败,虽人口大幅增长,但中央赋税收入增长有限
C.地主阶级腐朽,地主官僚任意增加税额
D.纳税面扩大,虽税额、税种不增加,但国家收入增加
14.下面是780年唐朝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它的实施
A.增加了财政收入 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C.使税制更加紊乱 D.加剧了人口南移趋势
15.下图为1927~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关、盐、统三税合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届河南省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地理.docx
- 2024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模拟地理试题.docx
- 2024届山东高考模拟预测试卷(四)历史试题.docx
- 2024年北京卷高考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docx
- 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析.doc
-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一词多义40个.docx
- 2025年高考英语复习之读后续写核心考点(新高考通用) 素材.docx
- 2025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之高考重点核心词汇(新高考通用) 素材.docx
- 北师大版(2019) 必修第三册 Unit 8 Green Living Lesson 3 _White Bikes_ on the Road 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Unit 12 Innovation Lesson 1 Scientific Breakthroughs 教案.docx
- 《GB/T 45311-2025潮流能转换装置 海上试验技术要求》.pdf
- GB/T 45311-2025潮流能转换装置 海上试验技术要求.pdf
- GB/T 17554.1-2025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 测试方法 第1部分:一般特性.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7554.1-2025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 测试方法 第1部分:一般特性.pdf
- 《GB/T 17554.1-2025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 测试方法 第1部分:一般特性》.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 GB/T 18655-2025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pdf
- GB/Z 42749.7-2025信息技术 IT赋能服务业务过程外包(ITES-BPO)生存周期过程 第7部分:成熟度评估范例.pdf
- 《GB/Z 42749.7-2025信息技术 IT赋能服务业务过程外包(ITES-BPO)生存周期过程 第7部分:成熟度评估范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