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学法》5.4.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目录CONTENTS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概述蒙台梭利视觉教育训练蒙台梭利触觉教育训练蒙台梭利听觉、味觉和嗅觉教育训练04蒙台梭利听觉、味觉和嗅觉教育训练适合年龄:3岁以上。12教具构成:红盖木盒1个,蓝盖木盒1个,每个木盒中都有6个圆筒。将每个圆筒内装入不同的材料,如小石子、沙子、米粒、米糠等。红、蓝两组的圆筒内所放材料是一一对应的。自制字卡:大声、小声、最大声、最小声、较大声、较小声、强的、弱的。一、音筒(一)教学准备一、音筒(一)教学准备直接目的培养幼儿辨别声音强弱的能力。发展幼儿腕部肌肉的柔软性和控制力。间接目的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提升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语言词汇量。一、音筒(二)教育目的基本操作:(1)声音的配对练习:①取教具,向幼儿介绍工作。②分别取出红盒和蓝盒中声音最强和最弱的音筒(共两对)放在工作毯上。把红色音筒放在工作毯的左边,蓝色音筒放在工作毯的右边……(2)声音强度排序练习(以红色音筒为例):①取教具,向幼儿介绍工作;②将红色音筒盒放到工作毯中央,打开盒盖,将盖子压于盒底……(完整内容查看课本138页。)一、音筒(三)教学过程12错误控制:教师按照声音由强到弱的顺序,事先在同一颜色的音筒底部贴上1~6的数字作为判断的根据。如果配对完成后,蓝色和红色音筒底部的数字不一致,则表明配对错误。如果排序完成后,同一颜色音筒底部的数字顺序不对,则表明排序错误。一、音筒(三)教学过程3注意事项:(1)当幼儿成功完成两对音筒的配对后,再加入一对中等音量的音筒进行配对,直到6对共12个音筒全部都加入练习。在所有音筒配对完成后,应根据音筒底部标记检查是否都正确配对。(2)为了不干扰听辨,听辨过程中必须保持安静。一、音筒(三)教学过程一、音筒(四)变化和延伸待幼儿有了充分的排序经验后,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按声音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与字卡配对。引导幼儿用音筒进行戴眼罩练习、归位练习与伴随记忆的练习。指导幼儿在生活中选择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木质的、金属的、棉质的,纸质的、塑料的等)进行听觉训练。声音游戏教师用音感钟让幼儿练习听辨乐音,为将来鉴赏音乐做间接准备。适合年龄:3岁以上。教具构成:(1)味觉瓶:分为两组,两组味觉瓶中的溶液味道两两成对,用不同颜色的瓶盖加以区分。(2)每组味觉瓶中包括甜、咸、酸、苦四种味道,每瓶附一支滴管。(3)自制字卡:甜的、咸的、酸的、苦的。(4)其他用具:小勺、漱口用具、擦手湿巾。二、味觉瓶(一)教学准备二、味觉瓶(二)教育目的间接目的:(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目的:(1)增强幼儿味觉的灵敏性。(2)教幼儿认识不同的味道及其名称。基本操作:(1)请幼儿洗手漱口后,围坐在一起。(2)将味觉瓶放在幼儿面前,铺好工作毯,向幼儿介绍工作。(3)选择一组味觉瓶,拿起一个放在工作毯中间,用滴管从瓶中吸取少量的溶液,滴在小勺子上后,再用舌头品尝,说出感知到的味道,如“甜的”“咸的”。(4)请幼儿品尝并说出感知到的味道。(5)把品尝后的味觉瓶放到工作毯上,然后擦手、用温水漱口。……(完整内容请查看课本140页。)二、味觉瓶(三)教学过程错误控制:教师提前在每种味觉瓶的瓶底做记号。如果配对后,底部的记号不一致,则表明配对错误。二、味觉瓶(三)教学过程注意事项:味觉瓶中的溶液必须要保证无毒、无害、卫生,以免幼儿不小心吞服。教师可以用食用调味品调制溶液,如咸味可以用盐调制、甜味用糖或蜂蜜调制、苦味用黄莲调制、酸味用醋或者柠檬调制等。自制的味觉瓶最好用深色,以免不同颜色的溶液干扰幼儿的判断。教师示范品尝味觉瓶时,一定要控制好面部表情,不能让幼儿看出来变化。教师提醒幼儿:每品尝一种味道后,都必须漱口和擦手,以免影响味觉体验。二、味觉瓶(三)教学过程(1)教师准备“甜的”“咸的”“酸的”“苦的”字卡,引导幼儿将味觉瓶与字卡配对。(2)水果拼盘游戏二、味觉瓶(四)变化和延伸适合年龄:3.5岁以上。教具构成:(1)两组嗅觉瓶,每组各6瓶。(2)在每组嗅觉瓶的6只瓶子里分别装入玫瑰花、韭菜、香椿、葱、花椒、大料等6种不同气味的材料(也可以装其他材料,如榴莲皮、香水、陈皮、醋、苹果皮等)。(3)两组嗅觉瓶里所装的材料是对应的,并在成对的嗅觉瓶底作相同的标志。三、嗅觉瓶(一)教学准备0102三、嗅觉瓶(一)教学准备1.直接目的教幼儿学会辨别各种气味,使幼儿能意识到味觉和嗅觉之间的联系。2.间接目的增强幼儿嗅觉的敏锐性;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三、嗅觉瓶(二)教育目的基本操作:(1)取教具,向幼儿介绍工作。(2)教师示范闻的动作:选择一组嗅觉瓶,从左边开始拿出第一个瓶子,打开瓶盖,一手拿瓶,放在靠近鼻子处;另一手轻轻扇动,让味道慢慢飘到鼻子前,深吸气。操作完毕后马上盖好盖子,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