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并发症及预后研究进展(全文).docVIP

早产儿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并发症及预后研究进展(全文).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早产儿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并发症及预后研究进展(全文)

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germinalmatrix-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GM-IVH)简称脑室内出血(IVH),是新生儿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早产儿。近20年来,IVH的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重度IVH发生率无明显降低[1,2]。美国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胎龄22~28周、出生体重400~1500g早产儿IVH发生率高达36%,重度IVH(Ⅲ度和Ⅳ度)发生率为16%[3]。IVH的发生与新生儿成熟度直接相关,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救治水平的提高,超未成熟儿存活率不断提高,NICU仍有较多的小早产儿,因此IVH是现代NICU需解决的重要问题。IVH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高,重度出血患儿中25%~30%发生出血后脑积水(posthaemorrhagichydrocephalus,PHH),发生PHH的IVH早产儿约40%需行分流手术等神经外科干预治疗,PHH也是导致神经发育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4,5]。本文拟对早产儿IVH的预后进行综述,为新生儿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01、IVH病死率和近期预后

IVH预后不仅与出血严重程度、出血范围、早产儿胎龄和出生体重等因素相关,神经系统发育结局还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leucomalacia,PVL)、PHH及是否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等因素有关。

(一)IVH病死率

过去20年里,早产儿病死率已显著下降,但是重度IVH早产儿病死率无显著降低[6]。美国Christian等[5]进行的大样本回顾性调查研究共纳入2000—2010年出生胎龄37周早产儿147823例,其中Ⅰ、Ⅱ、Ⅲ度和Ⅳ度IVH病死率分别为4%、10%、18%和40%。Bolisetty等[7]在澳大利亚进行的多中心双向性队列研究共纳入1998—2004年收治的胎龄23~28周住院早产儿2414例,轻度IVH病死率15%,重度IVH病死率高达62%。

(二)IVH并发症

IVH可发生脑室周围出血性梗死(periventricularhemorrhagicinfarction,PHI)、PVL、出血后脑室扩张(posthemorragicventriculardilatation,PHVD)和PHH等并发症。

1、PHI

PHI与IVH相关,据报道PHI患儿中88%同时存在IVH[8]。重度IVH早产儿60%发生PHI[9]。PHI的发生机制为IVH后静脉阻塞导致静脉性梗死,室管膜下髓静脉引流入终末静脉区域循环障碍,往往伴有髓静脉呈扇形分布,且多位于近脑室角进入终末静脉处,最常见的神经病理表现为损伤部位发生脑穿通囊肿或小囊腔,部分发生融合[10]。PHI单侧多见,通常累及顶叶和额叶区域,约1/4病变累及双侧,多广泛分布于脑室周围白质,从额叶到顶枕部区域。PHI引起运动纤维和白质连合纤维轴突损害可导致脑性瘫痪和智力缺陷[11]。

2、PVL

PVL是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重要类型,也是IVH常见并发症之一。PVL可分为囊性和弥漫性。囊性PVL在头颅B超上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弥漫性PVL可表现为脑白质弥漫性回声异常或脑室扩张。O′Shea等[12]报道的多中心头颅B超研究纳入胎龄28周早产儿1064例,结果显示IVH早产儿中41%发生PVL,PVL早产儿中69%同时存在IVH,PVL与IVH显著相关(OR=11.31,95%CI?7.39~17.31)。Logan等[13]进行的大样本研究纳入1190例胎龄23~27周早产儿,约22%发生IVH,其中9%发生囊性PVL。PVL和PHI不同,通常呈对称性缺血性损伤,非出血梗死性,可演变成多发小囊腔,主要累及脑室周围穿通支动脉末梢供血部位,尤其是靠近侧脑室三角区的白质。但目前尚不清楚IVH是导致PVL的病因之一,还是这两种疾病具有相同的病理过程而同时发生。

3、PHVD/PHH

PHVD是由IVH后脑室周围白质损伤、脑白质容积减少或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所致的脑室扩张,通过神经影像检查可发现,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Levene指数又称脑室指数,是经典的侧脑室测量方法,也是诊断PHVD的重要标准。1981年Levene对273例胎龄27~42周新生儿生后6d内进行头颅B超检查测量侧脑室大小,经侧囟平行于外眦与耳上缘连线做水平切面扫描,正中线至侧脑室体部最宽处侧壁的距离即Levene指数。由于Levene指数基于头颅B超而非在体测量,所以称为脑室指数[14]。当Levene指数超过相同校正胎龄人群第97百分位时可诊断为PHVD。重度IVH患儿PHV

文档评论(0)

wuanbds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