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VIP

【+初中语文】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理解作者关于构建个体精神世界的观点。

2.把握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3.关注自我内心世界,积极构建个体的精神空间?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文中“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理解作者关于构建个体精神世界的观点。

2.把握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导入语

我们生活的世界,按常规来看,可以被称之为三维空间。空间如此广阔,时间如此漫长,不是我们这些弱小的生命体能够体会得到的但是,我们人类除了拥有空间感之外,还拥有精神,它能够穿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2.作者简介

毕淑敏,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祖籍山东。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毕淑敏以其作品沉重的主题、磅礴的气势和对人生、社会的理智思考、温暖关怀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被王蒙评为“文学的白衣天使”。作品有《血玲珑》《婚姻鞋》《红处方》等?

3.文体解读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常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是提出论点——分析论点——得出结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说的是哪三间精神的小屋呢?

预设:a、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

b、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

c、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

2.1—6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预设:1—3段:是全文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

4—6段: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

3.作者认为应该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使人生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

4.概括19、20段的内容。

预设:总结全文,指出建立精神栖息地是我们的义务和权利,提出扩大精神空间的建议。

5.回顾整篇文章,理清思路

预设:第一部分(1-6):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7-18):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1层(7-9):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2层(10-14):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3层(15-18):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9-20):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毕淑敏《造心》

再读课文,赏析小屋

1.赏析第一间精神小屋

(1)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写的?

?预设: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

?“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恶,对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的”

“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马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

思路(怎样写的):

?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2)第一间小屋中有爱也有恨,作者希望我们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

?预设:给爱留下足够的空间。如果这样,“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的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就会“祥和”,就会“充满希望”。

2.赏析第二间精神小屋

(1)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一个人从25岁开始做工,直到60岁退休,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按一日工作八小时,一周工作五天计算,每年就要为你的职业付出两千个小时。倘若一直干到退休,那就是七万个小时。”

预设: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由此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后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2)如何才能让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

预设: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3.赏析第三间精神小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ftxxy5089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个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