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3_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简介.pdfVIP

高二历史必修3_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简介.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简介

《纯粹理性批判》是18世纪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撰写的一部认识论巨

著。康德是一位有着苏格兰血统的皮匠的儿子,1724年,出生于东普鲁士柯尼

斯堡一个虔诚的教徒家庭,并在这个天光阴暗,单调乏味的滨海小镇度过了他

漫长的一生。

康德16—22岁时就读于柯尼斯堡大学,在温文尔雅的学校气氛和平静如水

的环境中学习牛顿的物理学和沃尔夫哲学,这使他对生活的态度更加严肃。他

完成大学学业并获博士学位后成为母校的一位低级教师。此后他潜心自然科学

研究,教学著书,声望日隆,1755年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不同于

牛顿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学说,在自然科学界引起轰动。1770年后,他转向哲

学研究。浓郁的宗教家庭气氛和严肃的生活态度成为他哲学的重要背景之一,

使他热切地感到有必要巩固基督教信仰的基础。而随着统治德意志的神圣罗马

帝国的四分五裂和新型现代国家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出现,更使他迫切地感到

需要为人们建立一个最完善的道德法则世界。

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的钻研终于使他于1781年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

这一巨型哲学著作。在这部最重要的著作中,康德承担了为数学和物理学的严

密性和确定性辩护的任务,他高举理性的火炬,猛烈地批判了长期以来弥漫于

欧洲的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形而上学体系,以及桎梏人们思想的封建神学,以

至于在这次批判之后,“那种被叫做形而上学的东西,可以说已经连根拔掉,

从科学的行列里消失了。”1788年,康德发表《实践理性批判》,论证宗教信

仰的合理性,证实道德法则的理性的确定性和普遍性。在1790年出版的《判断

力批判》中,康德详细论述了他的美学理论。

这三部被人们誉为“三大批判”的哲学巨著以尖锐激烈,富于挑战性的言

词在极广阔的领域内提出一系列有独创性的见解,形成了康德“真”、“善”、

“美”的庞大批判哲学思想体系,在德国哲学界引发了一场革命,将自古希腊

泰利斯开创的西方哲学推向了辉煌灿烂的高峰。

1/4

《纯粹理性批判》很早被介绍到中国,被认为是最难读懂的哲学著作之一。

其中译本分别于1957年由三联书店和196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译者蓝公武。

“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批判”是指对纯粹理性进行

考察。康德为本书冠以这一名称,是为弄清人类认识的来源、范围及其界限。

本书分为篇幅很不相称的两部分:“先验原理论”和“先验方法论”,其中“先

验原理论”为全书的关键和主体,同时也是最难于阅读的部分。

18世纪的欧洲哲学界,认识论问题占据突出的地位,并形成了以莱布尼茨

为代表的唯理论和以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两大认识论派别。康德认为认识论问

题如不解决,哲学只能在歧路上徘徊。他首先批判了当时欧洲流行的莱布尼茨

的形而上学唯理论,指出莱布尼茨认为不需要感觉经验,仅凭人类的理性思维

便可认识事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就可以达到真理,是“独断”和荒谬的。康

德坚决认为人的心灵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莱布尼茨代表的旧形而上学是虚伪

的。康德同意休谟的看法,认为人类的认识开始于经验。但他也批评了休谟否

认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这实际上是否定科学知识。康德意识到了争论双

方都有片面性,在批判双方错误的同时,也指出双方的说法都有一部分是正确

的。康德的观点是,人类的认识开始于经验,知识来自于理性。依康德的这一

观点,人类知识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人的感官提供的后天感觉经验,这些经

验是混乱零散的东西;另一个是人类头脑中先天固有的带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

认识能力。人类的认识活动就是用先天的认识能力对感官提供的后天经验进行

整理,才能形成科学知识,因此人们头脑中任何一个科学知识都是这两方面组

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那么,人类是如何具有先天的认识能力呢?康德指出,人类的理性中存在

着“时间”和“空间”两种“直观形式”,这两种形式先于一切经验,并且是

经验形成的前提条件。康德认为,即使人的感官没有任何实际对象,“时间”

和“空间”是先天地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当人们进行认识活动时,我们体验到

的外部世界就是一连串处于“时间”和“空间”形式中的过程,人们运用“先

2/4

天的”思维形式对这一过程混乱零散的感觉材料进行整理加工,人们才能获得

感性认识。所以只有从人类的立场,才能谈到空间与时间,它们不可能离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