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的中医护理常规课件.ppt

危重症患者的中医护理常规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重症患者的中医护理常规

;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常规?;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常规?;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常规;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常规;危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常规;

高热

;[辨证施护];;(三)热在阳明

1.主症高热,汗出,口渴喜冷饮,心烦不安,面红,舌苔黄燥,脉洪大或滑数。

2.调护原则清热生津。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居室宜安静、凉爽,多饮水;可用各种物理降温法退热。

(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可多饮清凉饮料或食甘润多汁的瓜果。

(3)药物方法:生膏30g、知母10g、银花30g,水煎服;或用柴胡滴丸。

(4)针灸方法:同风热袭表。

;

神昏

;[辨证施护];;2.痰浊蒙心

(1)主症:神志模糊,语言不清,静而不烦,恶心呕吐,喉有痰声,面色晦滞,或身肤俱黄,胸闷腹胀,舌苔白腻或灰腻,脉沉滑或濡缓。

(2)调护原则:健脾燥湿,涤痰开窍。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病室应保持安静、通风,温、湿度适宜;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随时用温毛巾擦拭皮肤,及时更换衣裤及床单,注意及时翻身,防止出现褥疮。

2)药物方法:选用至宝丹。

3)针灸方法:针刺十宣、大椎、长强、陶道,或内关、中脘、丰隆穴,用泻法。

;(二)脱症

1.亡阴

(1)主症;神志不清,汗出如油,面色潮红,身热手足温,烦躁不安,舌红而干,脉虚数。

(2)调护原则:益气养阴,固脱开窍。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病室应保持安静、通风,温、湿度适宜;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随时用温毛巾擦拭皮肤,及时更换衣裤及床单;注意及时翻身,防止出现褥疮。

2)药物方法:选用生脉注射液或参脉注射液。

;;

痉证

;

[辨证施护]

;(二)阳明热盛

1.主症壮热,口渴喜冷饮,腹胀便秘,项背强急,手足挛急,甚则角弓反张,舌红苔黄燥,脉弦数。

2.调护原则清泄胃热,存阴止痉。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病室应安静,光线宜暗,避免声光刺激。痉证发作时,立即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扣,用牙垫塞入上下磨牙间,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氧气吸入???在抽搐时,切忌强加约束,以免造成骨折。注意液体的补充,保持大便通畅。

(2)饮食护理:发作时禁食,病情缓解后,可进易消化、高热量流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可饮绿豆汤、西瓜汁。昏迷者可予以鼻饲。

(3)药物方法:大黄9g、生地15g、麦冬15g,水煎服。

(4)推拿方法:痉后可按摩肩髑、曲池、神门、合谷、膝眼、阳陵泉、环跳、承山。;(三)阴血亏虚

1.主症素体阴亏血虚,或在失血、汗下太过之后,项背强急,四肢抽搐,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舌淡苔薄,脉弦细。

2.调护原则滋阴养血,养筋缓痉。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

(2)饮食护理:饮食宜营养丰富,可食用百合粥、清蒸甲鱼等。多食水果,可以乌梅15g、白糖适量,煎汤代茶饮。

(3)情志护理: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多给心理诱导,增强患者信心。

(4)药物方法:当归12g、白芍12g、鳖甲15g,水煎服。

(5)针灸方法:发作时可针刺人中、合谷、涌泉、足三里,用泻法。;

血证

;

[辨证施护]

;

;3.阴虚肺热

(1)主症: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咯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舌红,脉细数。

(2)调护原则: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病室宜安静,湿度适宜,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饮食宜用养阴清热之品,忌辛辣油腻。可用冰糖黄精汤:以冰糖50g、黄精30g,水煮服。

3)药物方法:生地30g、麦冬30g、白芨5g,煎水代茶饮。

4)针灸方法:同燥热伤肺。

;;;(三)便血

1.肠道湿热

(1)主症:便血鲜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苔黄腻,脉濡数。

(2)调护原则: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病室温湿度适宜,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饮食可偏凉,可用绿豆汤、黑木耳粥、新鲜果汁。

3)药物方法:茜草、白及各30g,共研细末,每次3—6g,每日3次。

;;;;;(五)紫斑

1.血热妄行

(1)主症: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或伴有鼻衄、便血、尿血,或有发热、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2)调护原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病室宜凉爽,空气清新,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可将鲜藕洗净榨汁,每服10~50m1,每日2次。

3)药物方法:连翘30g,水煎,分3次服。

;;3.气不摄血

(

文档评论(0)

mend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