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综合测试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VIP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综合测试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综合测试

一、单选题

1.有学者指出,欧洲大陆与新大陆之间的人们往来变得密切,大量的植物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从新大陆传入欧洲,这些植物带来的利益构成了欧洲发展的基础,使得新的文明被构筑、被建立。该学者强调的是

A.美洲物种传播加速了欧洲发展进程

B.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

C.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下图为江苏邳州市出土的汉代捕鱼归来画像石。画面上渔人肩扛双股鱼叉,手臂上驾着鱼鹰。此类画像石能够佐证,汉代(???)

A.农耕文明的艰难发展 B.渔业是经济的组成部分

C.渔猎与原始农业并存 D.精耕细作生产模式产生

3.“渔光一体”创造性地将光伏新能源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真正实现“鱼、电、环保”三丰收的崭新发展模式,达到养殖和发电的并行发展。根据材料可知,这种模式的突出优势是()

A.彻底解决了能源短缺问题 B.进一步提高了水产品质量

C.实现产业叠加和资源共享 D.成功解决我国的雾霾问题

4.下图来自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反映了公元前7000—公元前1500年早期农业的传播情况。由此可知,该时期世界早期农业起源和传播的特点有

①物种交流欧洲具有主导性

②中国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③交流范围仅限于大洲内部

④美洲高产作物促使世界人口激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

5.原始社会时期,西亚培植出大麦、小麦等作物,中国培育出水稻、粟等作物。以下能够作为最有力证据的是()

A.农耕畜牧业的产生及发展示意图 B.当地发现的粮食作物遗存、化石等

C.西亚、中国发现的岩画、壁画等 D.《全球通史》中相关内容记载

6.下图是18世纪初的国际贸易状况示意图。主要推动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殖民体系形成 D.冷战格局的结束

7.人类社会的食物储备技术在不断创新,从利用地窑和陶器到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这说明了(???)

A.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粮食储备技术发展的根本条件

B.食物储备技术伴随科技的进步而不断进步

C.人类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D.杂交育种技术的突破推动粮食储备技术更新

8.16世纪伊始,随着新航路开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欧洲人带入美洲的是

A.小麦、水稻、牛、马 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

C.玉米、水稻、牛、马 D.马铃薯、番茄、花生、葡萄

9.下表是明清时期农作物的有关记载。由此可见,当时农作物的引种和推广(????)

记载

出处

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

番豆,乃落花生也。始生海外,过洋者移人百越,古因此名。初时为果,今湖田沙土遍植

(清)张师古《三农记》

数十年前,山内秋收以粟谷为大宗。粟利不及包谷(玉米),今日遍山漫谷皆包谷矣

(嘉庆)《汉中府志》

A.妥善地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 B.彻底改变了人们生活境遇

C.缓解了日益严重的人地矛盾 D.推动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

10.下图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根据笔记内容可推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A.美洲农作物在中国种植 B.全球食物物种交流

C.欧亚农作物在美洲推广 D.美洲高产物种外传

11.有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这一课时,查找了以下三则文献史料。这可用来研究(???)

记载

出处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周易》

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

《周书·无逸》

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礼记·哀公问》

A.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社会生活 B.农耕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

C.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生活 D.封建政府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12.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美洲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3.1860—1913年,美国农场总数由200万个增加到640万个,耕地面积由4亿英亩扩大到9亿英亩。小麦、玉米、棉花产量成倍增长并大量出口,使美国农产品大幅占领国际市场。这推动了美国

A.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最终形成 B.南北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

C.西部地区土地政策的重大调整 D.生产领域技术革新的资本积累

14.“19世纪后半期,在美国,取代马匹的拖拉机一天能翻耕50英亩土地,联合收割机能自动地收割、打谷脱粒、自动装袋。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