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VIP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

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单选题

1.据《金华集》记载,元朝在“生齿繁夥,物产富穰,水浮陆行”、“土赋居天下十六七”的江浙、湖广、江西地区设置了行省。据此判断,这些地区设置行省的主要意图是

A.方便军事上的控制 B.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

C.搜刮财富 D.加强对边远民族地区的管理

2.北宋初期,转运使一职承袭唐制,纯为军事性质,使职随事而命,名称不一,或曰随军转运使,或曰军前转运使。后来“罢节镇统支郡,以转运使领诸路事”,并设副使,互不统属,共掌经度一路财赋。据此可知,宋朝转运使职务的演变(????)

A.表明中枢权力体系日渐完备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D.体现重文轻武的理念

3.从秦汉到明清,行政中枢制度在不断调整变化之中。下列与之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朝建立了以丞相府为首的行政中枢 B.汉武帝为强化君主专制,设立了中朝

C.唐中书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 D.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政务的中枢制度

4.中国古代某朝代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权,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分割宰相财权。上述现象出现于

A.秦朝 B.西汉 C.北宋 D.元朝

5.这个时代的士大夫认为,比起带领数十万军士北上收复失土,凯歌高奏进入太庙献祭,状元及第的荣耀更为可贵。出现这种时代风气是因为

A.商业繁荣,普通民众有了参加科考的物质保障

B.外族强大,时势混乱,战死沙场不如寄情山水

C.政府礼遇文人,轻视武将,士人拥有无上光荣

D.初创科举制,寒门庶族有了跻身统治集团渠道

6.据史料记载,商太甲被伊尹“放之于桐宫”;周厉王被逐,“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都是由掌有实权而地位崇高的贵族来摄行王权。据此可知,商周时期

A.官僚政治开始逐步形成 B.君王权力被贵族所垄断

C.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凸显 D.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7.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主要目的是

A.民主决策 B.限制地方权力 C.加强皇权 D.提高官员素质

8.黄宗国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提到:贞观初年,太宗签署了中书省起草的关于征点十八岁以下男丁为兵的敕文,下发到门下省。当时担任给事中的魏征,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命令最终无效。这表明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A.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权力的监督,抑制了皇权的膨胀

B.使三省闾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提高了行政效率

C.有效地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皇权

D.使中枢机构的决策、执行和审议分开,避免决策失误

9.中国古代某机构的职责是“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该机构是

A.尚书台 B.内阁 C.中书省 D.军机处

10.国君时常通过不断纳妾来显示自己的实力与财富,于是就有了同父异母的许多个儿子。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在考虑由庶子来继承。这种规定是依据古代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官制

11.《资治通鉴》载:“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这里的王指

A.曹丕 B.赵匡胤 C.李渊 D.嬴政

12.《全球通史》载:公元前127年时,皇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据此判断,这个皇帝应该是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景帝 D.汉武帝

13.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下列表述中与此图直接相关的是

A.“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C.“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 D.“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14.考古学家在河北临城县中羊村发现了属于战国后期赵国的墓葬群,该墓葬群采取了聚族而葬的方式,间距稠密,在225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150余座墓葬,分布整齐,排列有序。可见当时

A.社会的等级结构层次分明 B.周天子宗族礼制下移民间

C.地方的宗族力量由弱变强 D.地方的宗族力量依然强大

15.从图1到图2表明(???)

A.国家治理水平提高 B.黄河改道影响政局

C.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D.地方行政制度调整

二、填空题

16.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