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10.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10.2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第一目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P87探究与分享对校园外在形象的整体反映就是感性具体,这些感性具体的认识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经过两年的校园生活,现在知道了某些教师的授课风格,体会到这所学校的校风,深刻认识到了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更接近学校的本质。从最初的印象到现在的看法,就是认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发展过程。思考:你对我们学校、老师、同学的最初印象是什么?现在的看法又是怎样的?1、感性具体(1)含义: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正确反映)。P88-1注: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2)局限性:P88-2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因而它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例:对某同学的第一印象。P88相关链接:如何理解抽象抽象是相对于具体而言的。(1)当作动词使用:认识过程指一种思维活动,指人的思维从事物整体中提取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或者从事物个性中抽取其共性的活动。例:这朵花是红色的,将“红色”这种属性从这朵花的多种属性中提取出来,至于这朵花的其他属性,如形状、气味等被思维舍弃了。(2)当作名词使用:认识成果作为上述思维活动的结果而得出的某个概念(如红色)或判断(如这朵花是红色的),我们也可称为抽象。(3)当作形容词使用例:这是一种抽象的认识。你的话太抽象。(空洞的、笼统的,不够具体的思维或认识。)判断:他抽象出的抽象,太抽象了。P88示例评析下列展现的是数学中通过思维抽象形成“交换”概念的过程。第一级抽象1+2=2+14+5=5+48×6=6×89×7=7×9从个性中抽取概括出共性第二级抽象A+B=B+AA×B=B×A第三级抽象ARB=BRA以R表示相加或相乘的抽象的符号之间的换位关系以自然数表示具体事物的量,具体事物之间的换位关系以A、B表示任意自然数,抽象的数量之间加、乘的换位关系2、思维抽象(1)含义:P88-3①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整体→部分例:小李是一个中学生。舍弃了小李的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属性,剩下的只是他作为“中学生”的规定性。②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个性→共性例:什么是植物呢?科学家经过对各种植物特征的思维抽象,概括出植物的定义。(2)目的与内容:P88-4①实践的需要不同,抽象的目的和内容也就不同。②抽象,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等等。例如:“平行线”概念的形成分离黑板相对的两边万事万物笔直的两条铁轨2、思维抽象(3)思维抽象的环节:P89-1①分离——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将其与其他对象分割开来、从与其他对象的联系中抽离出来。例如:“平行线”概念的形成分离黑板相对的两边万事万物笔直的两条铁轨②提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以便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不同:用途、材料、粗细、长短……相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排除→抽取出来2、思维抽象(3)思维抽象的环节:P89-1③简略化——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对单一状态下的认识事物的结果进行简要化处理,或对认识结果的一种简略表述。(即将抽出的结果,用概念和判断的形式固定下来)。例如: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④理想化——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各环节都可能出现)是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纯然构想。例如:在几何学中,“点”没有大小,“线”没有宽度,“面”没有厚度。(这样的物体只有在思维中才可能存在,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巩固练习:分离:把自由落体抽离出来在地球大气层的自然状态下,自由落体运动受着空气阻力因素的干扰,人们直观看到的现象是重物比轻物先落地,因此,亚里士多德作出了重物比轻物先落地的结论。人们也因此没有认清楚落体运动的规律。在伽利略时代,人们还无法用物质手段创设真空环境来从事落体实验,伽利略就依靠思维抽象,在思想上撇开空气阻力的因素,设想在纯粹状态下的落体运动,从而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定律,认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轻重物体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相同的,即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都是相同的,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伽利略只用公式s=1/2gt2(s表示物体在真空中的坠落距离,t表示坠落的时间,g表示自由落体加速度)就表达了落体定律。从科学思维角度看,人们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定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理想化提纯简略化参考答案:(1)从科学思维角度看,经历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