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VIP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程标准: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

一、隋朝兴亡P32学习聚焦: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

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西魏—北周——隋东魏—北齐581589从南北朝到隋朝的嬗变(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材料: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思考为什么隋能统一全国?统一原因:1.魏晋南北朝后期,民族交融,统一条件成熟。2.北方农业的恢复及发展,奠定经济基础。3.北方突厥分裂,北方边境安全。4.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准备充分。5.陈朝君臣政治腐败,军机松弛。(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二)隋朝的建设教材【问题探究】杜佑《通典·食货典》记载说: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赐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1.广修粮仓“开皇之治”大事简表(部分)开皇元年,行三省六部制。开皇三年,罢天下诸郡,定州县二级制。开皇五年,诏令全国检括户口。开皇七年,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漕运。开皇九年,平陈,免陈朝旧境十年赋税。开皇十二年,遣使均田。——据《隋书》等

(二)隋朝的建设2.兴建洛阳城大兴城(即长安,建筑工期:581-613)规模:“天下第一城”汉长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布局:宫城、皇城、外郭城,东西对称一百零八坊对应着108位神灵(天罡、地煞)南北走向大街十一条,东西十四条街面两侧均有整齐水沟,棋盘式格局“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白居易“长安大道横九天”——李白朱雀大街长5公里,宽达150米至155米赞誉

(二)隋朝的建设3.修建大运河(1)三点:南启余杭,中心洛阳,北至涿郡。(2)四段: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3)五水: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贯通南北巩固统一经济发展过度徭役激化矛盾P32学思之窗,分析大运河的利弊。民族交融

“炀”好内远礼,去礼远众逆天虐民,好内殆政薄情寡义,离德荒国——《周书·谥法》结合历史纵横,思考如何评价隋炀帝?1.隋炀帝率军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2.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奠定盛世基础。3.大兴土木,穷奢极欲,穷兵黩武,引发大规模起义。

《忆昔》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两首诗展现的是什么时期的状况?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状况呢?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P33学习聚焦:唐前期出现盛世局面,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一)统治者励精图治贞观之治武周时期开元盛世

曲辕犁耕犁基本定型筒车不分昼夜,节省人力,提高效率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二)经济发展

唐三彩盆唐三彩载乐骆驼俑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二)经济发展南青北白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西北东突厥:太宗贞观初年击败,灭亡西突厥:高宗联合回纥,灭亡北方回纥:南移归附唐朝西南(西藏)吐蕃: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9世纪与唐会盟东北靺鞨: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战争→设置机构册封和亲、会盟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三)民族交融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P35学习聚焦: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黄巢起义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出现。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一)安史之乱唐玄宗后期统治①政治腐败: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纵情乐舞;重用李林甫与杨国忠,奸臣当道,导致人才的流失;——中央到地方大小官吏群起效仿,贪污受贿,巧取豪夺,老百姓承担的徭役和赋税愈发沉重。 “上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悉委政于(李)林甫。……凡在相位十九,养成天下之乱,而上不寤也。”——《资治通鉴》 “虽安史之乱不尽由于女宠,然色荒志怠,惟耽乐之从,是以任用非人而不悟,酿成大祸而不知,以至渔阳鼙鼓,陷没两京。”——《廿二史札记校正·唐女祸》

外强中干②边疆危机:任命边地节度使,赋权过重;③军事失当:募兵制导致外强中干、将兵相随。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募兵制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增设军镇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一)安史之乱节度使独立征兵、兼管屯田节度使兵力扩大(统领地区扩大,兼领数镇)中央军事力量严重削弱

安史之乱后藩镇形势图结合史料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