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诊断学.docx

腹部超声诊断学.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腹部超声诊断学

一、超声诊断的特点

优点:1、无辐射;2、实时扫查(心脏检查);3、多切面扫查;4、连续扫查;5、操作简便缺点:遇到气体或骨骼组织超声不易透入而不能检查,故颅内,肺内组织,肠腔等不易检查。

二、超声的物理学概念

1、频率20000Hz,纵波称超声波;

2、超声波与光类似,在介质中以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散射、绕射、吸收等特性。两种介质声阻抗有差异时,超声波在传播中就产生反射界面,超声回声图像主要依据反射原理,折射见于侧方声影,散射见于脂肪肝、巨块型肿瘤后方。

3、多普勒效应:声源和接收体间发生相对运动而发生声源的频率发生改变(频移)称多普勒效应,运动对向接收体频率增高,背向接收体频率降低。

4、正压电效应--接收超声、负压电效应--发射超声。

5、超声波频率越高,其分辨率越好,但穿透力差,相反,频率越低,分辨力降低,穿透性好,所以目前临床上检查体表部位一般用7~10MHz,腹部器官一般3~5MHz,心脏一般2~4MHz。

三、超声波类型

1、A型超声波--目前临床上基本上不用。

2、B型超声波--二维图像、切面图像,是M型、多普勒超声的基础。

3、M型超声--属一维超声,某一取样线上点运动随时间变化而描绘的曲线,主要用于心脏方面的测量。

4、多普勒超声:利用多普勒原理反映流动液体(主要是血流)的流动和流速、流量。血液中的多普勒信号主要由红细胞产生。

1)彩色多普勒:一般流向探头为红色,背向探头为蓝色,高速血流为五彩血流。

2)脉冲多普勒(PulsedwaveDoppler,PW):可测定血管中某点的血流情况,具有距离选通功能,反映高速血流不适合。

3)连续多普勒(ContinuewaveDoppler,CW):适应于高速血流,对血流定量如二尖瓣狭窄、PDA、主瓣关闭不全等的最大返流速度或分流速度需CW测量。

4)能量多普勒(DPI):能显示某一器官或组织中血液分布,可有或无方向性,无大小值显示。

四、超声基本图像和病变

1、回声是一种组织与另一种组织由于声阻抗差异产生的反射界面使超声在传导过程中发生反射现象,根据程度不同分为:

1)强回声:高于正常肝脾回声,结石、钙化和气体回声很高,往往伴(Ash)声影,另外也见于高于正常的软组织肿瘤。

2)等回声:正常肝脾组织回声。

3)低回声:低于肝脾回声。

4)无回声:体内任何液性区域如血液、尿液、胆汁、囊肿、羊水等均为无回声暗区,因为在此区域内无反射界面。

2、周边回声和内部回声:

周边回声反映一器官或一肿块的形态、边缘、大小等情况。

内部回声反映一器官或肿块的内部结构,如肿块为液性还是实性或囊实性,有否液化、钙化等。如畸胎瘤。

3、声影(Acousticshadow,Ash)

在超声波传播途径内,因反射体对超声波反射、折射、吸收导致超声能量衰减,使其后方呈一回声缺少的条状暗区。见于三种情况:结石或钙化因超声波大量反射后,在其远场无能量而无法显示而形成的暗区。囊肿两侧因折射而形成的声影以及较大肿块后方因吸收形成的声影。

4、囊性病变:声像图表现无回声区,远场有增强效应,两侧为侧方声影。

5、牛眼征:见于转移性肝癌、基本声像图为中央为强回声,周边为低回声,呈圆或类圆形,界清,往往为多发。

6、双管征:正常肝内或肝外胆管内径均为相应门脉的1/3,如胆管内径等于或大于相应门脉,形成双管征,代表胆管扩张。

7、阻力指数(RI)=(Vmax-Vmin)/Vmin

正常为0.55~0.75,0.75表示周围阻力高,0.55表示阻力低。

8、搏动指数(PI)=(Vmax-Vmin)/Vmean

肝脏

一、正常肝脏超声表现

形态:呈楔状右叶厚而大,向左渐小而薄,正常与异常有很大部分重叠。

大小:一般右叶最大斜径小于14厘米,后径小于5厘米。

实质回声:等回声,细均匀。

肝脏血管网:第二肝门显示三支肝静脉,把肝分成右前、右后、左内、左外叶。肝静脉特点是管壁回声低而薄。门静脉右支分成右前右后支。左支分成左支矢状部,内分支,外上外下分支形成“工”字形结构。肝动脉及肝内胆管与其伴行,正常不容易显示。肝静脉内径小于1厘米。门静脉内径小于1.3厘米。

二、肝脏弥漫性病变:肝炎后性肝病;脂肪肝;血吸虫性肝病

1、肝炎后性肝病:一般根据程度分为肝回声改变、弥漫性肝病、肝硬化。基本病变特点为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匀,血管网络减少或不清。

(1)肝硬化:一般有乙肝病史或嗜酒史;左肝增大,右肝缩小;表面不平整或呈锯齿状;肝回声增粗不均匀,部分可见结节样回声,强回声结节多属于良性;门静脉增宽大于1.3厘米,肝静脉变细或模糊不清;其他征象:脾肿大,腹水,胆囊壁水肿

注意继发肝癌:低回声肿块,门静脉有否栓子,特别是弥漫性肝癌

2、脂肪肝:肝脏可以肿大或正常;回声特点是细密,近

文档评论(0)

150****5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分享知识,传播快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3月19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