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 第7章 病机.pptVIP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 第7章 病机.ppt

  1. 1、本文档共1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气机失常包括哪些病理状态?()①气滞;②气逆;③气陷;④气闭;⑤气脱[答案]①②③④⑤4、气的运行滞涩不通畅最易发生在哪脏腑?()①心;②肺;③脾胃;④肝;⑤肾[答案]②③④5、气机上逆易发生在哪些脏腑?()①心;②肺;③胃;④肝;⑤肾[答案]②③④6.津液的排泄与输布障碍,主要产生哪些病理改变()A.湿浊困阻;B.肌肤肿胀;C.痰饮凝聚D.水液贮留;E.气滞血瘀 【答案】ACD7.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主要的病理变化有()A.水停气阻;B.血瘀水停;C.气随津脱D.津亏血瘀;E.津枯血燥【答案】ABCDE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电子讲稿病机学说(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系第二节内生“五邪”病机风气内动(内风)寒从中生(内寒)湿浊内生(内湿)津伤化燥(内燥)火热内生(内火)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病理变化。因病起于内,又与风、寒、湿、燥、火外邪所致病证的临床征象类似,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概说内生“五邪”由脏腑及精气血津液功能失常而产生,属内伤病的病机;外感六淫由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失常而产生,属于外感病的病因。内生“五邪”病机所反映的病证,多为里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外感六淫邪气所致的病证,多为表证、实证。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的区别(一)风气内动(肝风内动)风气内动,即是“内风”,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主要因为阳气亢盛,或阴虚阳亢,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类似风动的病理状态。风气内动,主要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所致。内风的病机,主要有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等。1.热极生风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多见于热性病的高热极期(在未出现脱证之前属于实证)主要病机:火热亢盛,化而为风,并因邪热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筋脉失养。临床出现惊厥、抽搐、鼻翼煽动、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视等,常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热证表现(抽搐+热证)。2.肝阳化风肝肾阴虚,阴虚不能制阳,水亏不得涵木,肝阳因之亢逆,亢阳化风。临床表现:可见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眩晕欲仆,甚则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严重者,则因血随气升而发卒然厥仆,或为闭厥,或为脱厥。注意与肝阳上亢的区别。阴虚风动,多见于热病后期,津液和阴气大量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津液及阴气亏虚所致。主要病机:津液枯竭,阴气大伤,失其凉润柔和之能,既对筋脉失之滋润,又不能制阳而致阳气相对亢盛。临床表现:出现筋挛肉瞤、手足蠕动等动风症状,并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低热起伏、颧红,舌光少津、脉细如丝等阴竭表现。3.阴虚风动血虚生风,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则虚风内动。临床表现: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动风表现。又可见血虚表现。4.血虚生风血燥生风,多由于津枯血少,失润化燥,或长期营养缺乏,肌肤生血不足,或淤血内阻,新血生化障碍失养,或温热病邪,耗伤津液营血所致。临床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症。5.血燥生风外风与内风的区别见课本175(二)寒从中生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气弥漫的病理状态。内寒的病机主要与脾肾阳虚有关。寒从中生的病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阳虚则阴盛,阳虚则阴寒内生;如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蜷卧喜暖,腹泻便溏,舌润不渴。。二是阳气虚衰,则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则形成阴寒性的病理代谢出产物的积聚。临床多见尿液清长,痰涎涕唾等清冷稀薄,大便泄泻,水肿。临床特点:冷、白、静、稀、润寒邪外寒证阳虚内寒证寒邪伤阳致阳虚阳虚易招寒邪袭内寒与外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别是:内寒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的临床特点是以寒为主,亦可因寒邪伤阳而兼虚象。见176页表联系是:寒邪侵犯人体,必然会损伤机体阳气,而最终导致阳虚;而阳气素虚之体,则又因抗御外邪能力低下,易感寒邪而致病。(三)湿浊内生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脾主运化,依赖于肾阳的温煦和气化。临床表现:湿犯上焦,见胸闷咳嗽;湿阻中焦,见脘腹痞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见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水犯肌肤,则发为水肿。湿邪外湿证脾气虚内湿证湿邪伤脾致脾气虚脾气虚易招湿邪袭外湿与内湿的关系:湿邪外袭

文档评论(0)

专业写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文案个性定制,计划书、方案、策划书专业撰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