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解读.pptx

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解读.pptx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

乳腺X线部分(第5版)

ACRBI-RADS

•2003第4版-2013年第5版

•主要改动内容:乳腺实质构成分类、恶性

可能性百分比

基本内容

•乳腺X线影像术语介绍

•报告书写

乳腺X线摄影体位与图像

Craniocadudal

头尾位

轴位

病变类型

2013

2003

1.肿块

2.钙化

3.结构扭曲

4.特殊征象

5.伴随征象

肿块(MASS)

•在两个投照位上都能被看到

•如果仅在单一的投照位上可见,在其被确定具有三

维占位特征之前,应称为“不对称”

•中心密度大于周边

肿块

不对称

不对称

病理:

浸润

性癌

肿块特征---形状(shape)

2013

2003

1.圆形

2.卵圆形

3.分叶形

4.不规则形

肿块特征---形状

圆形

卵圆形

不规则形

肿块特征---边缘(margin)

2013

2003

1.清楚/锐利

2.遮蔽/模糊

3.小分叶

4.浸润

5.毛刺

肿块特征---边缘

阳性预测值权重

清楚

遮蔽

小分叶

边缘毛刺:20.3

形状不规则:9.9

高密度:6.6

模糊

模糊

毛刺

肿块特征---密度(density)

乳腺癌从不表现为含脂肪密度

肿块特征---密度

高密度等密度低密度含脂肪密度

钙化

2013

2003

1.典型良性钙化

2.中间型钙化

无定形钙化

粗糙不均质钙化

3.高度怀疑恶性钙化

细小多形性钙化

细线样或细线分支样钙化

钙化---典型良性钙化

皮肤钙化

•常见位置:褶皱、胸骨旁、腋下、乳晕周

•可疑钙化需加拍切线位

钙化---典型良性钙化

•双轨征

•静脉、小动脉钙化

钙化---典型良性钙化

大杆状钙化

环形钙化

•脂肪坏死

•囊肿壁钙化

•沿导管分布,可分支

•指向乳头

•双侧多见,80.4%

•年龄60岁多见

原中空、蛋壳样钙化

钙化---典型良性钙化

圆形钙化

点样/针尖样钙化

•位于腺泡内

•圆形钙化0.5mm

•多为分泌性钙化

•癌肿同侧、新发须重视

钙化---典型良性钙化

营养不良性钙化

线结样钙化

•放疗、创伤、保乳

•自体脂肪移植

•少见

•标记

钙化---典型良性钙化

钙乳钙化

•ML位较CC位明显

•形态随体位改变而改变

钙化---可疑钙化

无定形钙化

粗糙不均质钙化

•显著、易于发现

•PPV<15%

•BI-RADS:4B(10%to≤50%)

钙化---可疑钙化

•钙化/癌组织填充导管

•PPV≈70%

•BI-RADS:4C(50%to95%)

钙化---分布

弥漫区域集群线样段样

>2cm

>5枚

DCIS

DCIS

散在

与导管方向

不一致

簇状

沿导管方向

指向乳头

结构扭曲(ArchitecturalDistortion)

•结构的变形

•中心无肿块,可合并肿块

•外伤术后改变、放射性瘢痕

•无相应病史应行活检

MASS

MASS

不对称(Asymmetries)

2003

1.大团状不对称

2.局灶性不对称

不对称

局灶性不对称

•两个投照位显示、表现相仿

•缺乏肿块的外凸边缘

•可代表正常腺体岛

•需要进一步检查

•小于一个象限

不对称

进展性不对称

•新发、增大

•PPV:12.8%

•需要进一步评估或活检

previous

current

孤立扩张导管

淋巴门

标记

以往:若无可疑临床症状或乳腺X线

表现,常无太大意义

伴随征象

腋窝肿大淋巴结

腋窝肿大淋巴结

•形态:

•BI-RADS:2

•致密

•已知的炎性反应性病变

•双侧: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

疮、牛皮癣、HIV

•淋巴门消失或变小

•单侧:炎症、脓肿、皮肤感染

•BI-RADS:4

•否认炎性反应性病变

•无诱因新发双侧淋巴结肿大---

---淋巴瘤/白血病

•大小:

•无显著性意义,预测转移价值不高

•经病理证实的转移性淋巴结大小:

•淋巴瘤:评估分类依照乳腺情

况,肿大淋巴结另行说明

病变定位

位置

象限或钟面

乳晕后区、中央区、腋尾区

深度

前、中、后

活检定位

CC位:乳头垂直90°

MLO位:乳头至胸大肌间垂直线

腺体构成

2003

2013

•临床意义:敏感性>腺体量

•测量技术:2D-3D

腺体构成

降低敏感性

腺体构成

•腺体形态

乳腺密度降低:

•正常退化

•体重增加

•他莫昔芬

评估分类

评估分类

处理

恶性可能性

0类: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对比前片

召回

N/A

1类:阴性

2类:良性

常规随访

常规随访

0%

0%

3类:良性可能

6个月后随访+后续随访>0%,≤2%

>2%,≤

文档评论(0)

李荣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