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之诺唯赞研究报告:从分子试剂走向生命科学.doc

医药行业之诺唯赞研究报告:从分子试剂走向生命科学.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国内分子生物试剂龙头,公司处于高速成长期

诺唯赞是一家围绕酶、抗原、抗体等功能性蛋白及高分子有机材料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的生物科技企业,依托自主建立的核心技术平台,成为国内少数同时具有自主可控上游技术开发能力和终端产品生产能力的研发创新型企业,亦为国内分子类试剂龙头。

1.1.发展历史:立足分子类试剂,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公司于2012年成立,立足工具酶等生物试剂,进入科研领域;2014年以开发高通量测序试剂打开工业客户市场。随后公司两度拓展下游产业链,2016年进入体外诊断(IVD)的POCT诊断领域;2019年开发医药研发试剂管线,进入制药企业市场。实现了从科研到工业、从上游到下游的拓展。

2020年,公司抓住新冠疫情机遇,成为国内主要核酸检测试剂原料供应商。2021年,公司筛选的抗体药物实现转让,并进入疫苗市场,再次拓展下游生物医药业务;11月份于科创板上市。

1.2.组织架构:科研与应用结合,核心团队专业性强

基础科学研究院负责底层技术,三大事业部独立运作并协同发展。公司组织架构主要包括基础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事业部、体外诊断事业部、生物医药事业部。其中,基础科学研究院负责源头共性技术的研发与输出,各事业部负责各产品线的技术研发、运营生产和市场营销,团队独立运作,并且实现业务协同发展。

核心团队具备超10年行业经验,股权集中管理稳定。公司创始团队均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医药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10年以上的行业经验。其中,董事长及总经理曹林先生为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高级EMBA,科研和行业经验丰富。公司控股股东为南京诺唯赞投资,直接持有公司40.58%股份;实控人为曹林和段颖夫妇,合计控制公司54.67%股份表决权。

1.3.公司近年发展快速,新冠疫情促使短期业绩增长

随着公司在生命科学领域上下游的不断探索和边界拓宽,公司业绩也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自成立以来公司充分发挥其科研产品方面的优势,至2017年仅5年时间,营收就超过1亿元。2017-2019年公司营收CAGR达54%,归母净利润CAGR达166%,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020年,新冠疫情相关产品包括新冠检测试剂盒以及核酸检测酶原料等生物试剂,实现收入11.84亿元;剔除新冠疫情相关收入,公司2020年实现收入3.80亿元,同比增长43%,内生业务增长依然强劲。

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处于高水平。由于公司产品主要为高技术含量的生物试剂和体外诊断试剂盒(POCT试剂),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近年维持在80%以上。疫情后,相关产品收入快速增长,规模效应显著,公司净利率大幅提升,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分别为52.5%、42.7%。(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业务布局三大领域,从生命科学上游向下游拓展

基于自主可控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公司可以快速、高效、规模化地进行产品开发,现有200余种基因工程重组酶和1000余种高性能抗原和单克隆抗体等关键原料,拥有500多个终端产品,主要分布于生物试剂、体外诊断、生物医药三大领域。

在生物试剂方面,主要为科研院校、高通量测序企业、分子诊断企业等下游客户提供在研发及生产中所需的原料和产品,形成了PCR、分子克隆、基因测序等十大系列。体外诊断方面,公司拥有心脑血管、炎症、胃功能、自体免疫等八大系列67项产品,及全自动免疫荧光等6款配套检测仪器。在生物医药产品和服务方面,公司提供抗体筛选、CRO服务,及疫苗/制药原料产品。

2.1.生物试剂:受益于生命科学领域研发投入,有望维持快速增长

2.1.1.生物试剂行业规模快速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大

生物科研试剂在生命科学研究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命科学研究的投入中,约10%-15%用于生物科研试剂。因此,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投入持续增长推动中国生物试剂市场快速发展。2015-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投入从434亿元增长至866亿元,CAGR达18.9%,远高于全球同期复合增速6.8%。

2020年全球生物试剂市场规模预计为188亿美元,2015-2020年CAGR为8.0%。2020年中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约为159亿元,占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资金总量的15.7%,2015-2019年CAGR为17.2%,增速超过全球。预计中国生物试剂市场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0-2024年CAGR为13.1%,2024年达到260亿元。

分子类试剂为生物试剂中最大类别。生物试剂按类别可分为分子类、蛋白类和细胞类试剂,其中分子类市场规模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