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疼痛课件.ppt

中枢性疼痛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枢性疼痛

ChronicCentralPain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陈春富

InnocuousNoxiousStimulusIntensityPainSensation010NormalPainCurveAllodyniaHyperalgesiaShifttoleftwithtissueinjuryM.DowningDevelopmentofNeuropathicPain

概念国际疼痛学会〔IASP〕提出中枢性疼痛的新概念,认为由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或者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疼痛,称为中枢性疼痛〔centralpain〕。这个定义的核心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原发过程,而不是外周引发疼痛,外周引发的疼痛虽有中枢机制,但不是中枢性疼痛。

分类

概念如果只是由于颅内压增高或脑膜、血管等结构受牵涉而引起的疼痛不应视为中枢性疼痛。截肢后或臂丛神经根部撕脱性损伤后出现的幻肢痛尽管有明确的中枢机制,仍不能视为中枢性疼痛。

History1906年,Dejerine报道了6例存在顽固性疼痛的丘脑综合征病例,最早对丘脑痛的特点进行了描述。脊髓完全横断性损伤后出现的幻体痛是最早见诸文献报道的SCI后中枢性疼痛。DeJongRH.CentralPainMechanisms.JAMA,1978,239:2784.

流行病学Stroke8.4%withstroke(Andersenetal.1995)1.3%withstroke(Jonnsonetal.1995)9.2%withstroke(Weimaretal.2002)17%withthalamicinfarcts(Lampletal.2002;Bougousslavskyetal.1988)25%lateralmedullaryinfarction(MacGowanetal.1997)Multiplesclerosis25%(?sterbergetal.2005)Spinalcordinjury40-50%(Siddalletal.2003,Werhagenetal.2004,NorrbinkBudhetal.2003)患者中,发生中枢痛的患者仅为1/15000

流行病学丘脑性疼痛:中枢性脑卒中后疼痛综合征其发生率5%,其中50%为丘脑卒中,其余50%为其他部位的脑卒中。1995年,Andersen等报道随访研究191例中风患者,发现发病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CCP的发病率分别为4.8%、6.5%和8.4%,主要中风部位是延髓和丘脑。DeJongRH.CentralPainMechanisms.JAMA,1978,239:2784.RintalaDH,LoubserPG,CastroJ..ArchPhysMedRehabil,1998,79:604-614.

病因血管病:脑卒中、脊髓血管病外伤: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54-65%肿瘤空洞症脓肿脊髓炎:病毒、霉菌、HIV、脊髓痨放射病癫痫帕金森病:5-10%

丘脑痛病因常见的能够导致CCP的部位包括:延髓背外侧、丘脑、内囊后肢、中央后回的皮质或皮质下,其中延髓背外侧和丘脑最常见。

CPSP:Painandsensorychange(Vestergaardetal.1995)

发病机制CCP发病机制很复杂,目前尚未完全说明。大局部学者认为其与外周伤害性疼痛的机制明显不同。即使是相同结构的相同病理损害,却只有局部患者出现CCP。因此,不能用伤害性冲动传入模式及疼痛的闸门机制解释中枢性疼痛。

发病机制多年来的研究结果普遍认为,CCP的产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所造成的。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对脊髓感觉下行抑制的解除;感觉传入缺失使脊髓和〔或〕丘脑神经元高度兴奋;先前无影响的突触变得有作用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改变等有关系。概括起来,大体可分为解剖学和受体两种机制。

Spinothalamictract

解剖学机制传入神经的改变中枢的改变痛觉的整合中枢

SensitizationPeripherally:ReceptorsCentrally:IncreasedsynapticefficacyExpressionofnewneurotransmittersNeuromodulatorsMorphologicalre-organization

神经递质-受体机制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

临床表现CCP不管产生于脑水平的损害,还是脊髓水平的损害,都存在共同临床表现与特点。CCP的患者常有明显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表现,如深浅感觉障碍、

文档评论(0)

mend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