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鉴赏第四章.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南北朝书法第一节南朝墨迹第二节南朝石刻书法第三节北朝石刻书法*第一节南朝墨迹第二节南朝石刻书法第三节北朝石刻书法一、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王僧虔,字简穆,为东晋王氏家族后裔,王羲之四世族孙。出生于书法世家,其父王昙首擅长草书,叔父王弘、王微也都以书法擅名一时。王僧虔从小受家庭环境熏陶,对书法情有独钟。擅长楷、行书,在宋齐间独步天下。王僧虔传世墨迹有《太子舍人帖》,又称《王琰帖》,为唐代摹写纸本,被收入《万岁通天帖》,共计4行(图4-1)。此帖为奏报朝廷的书牍,所以书写恭敬,结构严谨。该帖用笔质朴,多铺毫入纸,尤其擅长按笔,钩画多侧锋,故线条有厚重感。字形多取横势,有王献之遗韵。全帖在严谨中又透露出一丝不事雕琢的意态。王僧虔还是一位书论家,著有《论书》等篇。其《笔意赞》论书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超于古人。”对书法理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图4-1二、智永《真草千字文》在南朝众的多擅书者中,以智永最为出色,并对初唐书法影响巨大,在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智永,俗姓王,名法极,出家为僧,称永禅师,生活在陈至隋代,近百岁而终。相传智永为王羲之的七世孙,继承祖法,精勤学书,十分刻苦,在陈、隋间名声很大,是“二王”书法承上启下的人物,对于传播二王书风功不可没。世间关于智永习书传说的佳话甚多。相传其曾闭门潜心习书,四十年不下楼,与笔墨为伴。此说虽夸大不实,但亦足以说明其习书之勤。智永曾亲临《真草千字文》八百本散发到民间,江南各寺院各施一本。他写秃的笔头就足足装了十大瓮,后把秃笔埋入地下,堆成一座坟,称为“退笔冢”,可见其用功之甚。永禅师书名广播以后,世人竟相前来索求墨宝,络绎不绝,天长日久,竞将寺院的门槛踏平,不得已只好用铁皮包裹,人称“铁门限”,这便是书法史上著名的“退笔冢”和“铁门限”的典故。智永所书八百本《真草千字文》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劫难,留传至今的墨迹仅剩一本,藏于日本(图4-2)。《真草千字文》是他晚年以当时的识字课《千文字》为内容,用真、草两体写成四言文章,便于初学者诵读、识字。“千字文”这类文章古代即有,而以南朝梁武帝命周兴嗣所撰的千字文流传最广。智永此帖以正、草对照书写,有利于学习书法。加之书写“八百本”,散于江东诸寺,对于书法的普及和提高产生了很大的作用。此帖用真、草两体书写,草书与真书,同时分列两行,即草书在右行,楷书在左行,以楷书对释草书。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天然成趣。全帖以精熟著称,法度谨严,一笔不茍,整体风格于平淡中蕴深意,典雅含蓄、自然生动。苏轼曾评论他的书法说:“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一,乃识其奇趣。”其草书完全得笔于王右军,继承了二王的笔法与神韵。唐孙过庭《书谱》云:“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此帖草书点画变化多端,意趣横生。每一字中,都有一二笔加重笔力,使得重笔处圆润沉着,神气完备;而轻笔处则细如游丝,形断意连。轻重相间,使其草书在温文尔雅的基础上平添了动感和节奏,丰神奕奕。智永草书最突出的特点是法度谨严,极具规范。此帖每格一个字,采用字字独立的章法,写来循规蹈矩。其笔法完全参照家学,不出入他帖,字的形态也完全继承了先祖的遗风。其草字的草法也是极为规范,著名书法史论家祝嘉先生在《书学论集》中,把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草书与孙过庭的《书谱》称为“草法最为正确”的范本。图4-2而其楷书部分,亦是二王面貌,取王羲之笔法。其楷书与一般正规楷书不同,书写中带有“草情”,略带行书的笔意,因此书写不拘束,点画提按轻松自如,起笔多顺锋,收笔稍作停顿,回锋快速有力,用笔干净利索。更接近于“行楷”,笔画间顾盼呼应,连带清楚。其结体圆润秀媚,端庄大方。《真草千字文》笔法精熟,然章法布局中规中矩,未有大开大合、动荡欹侧之势,因此引发了一部分书评家的批评。如唐李嗣真评其“精熟过人,惜无奇态”;唐张怀瓘亦云其“无奇志”。然而细细观之,则发现其上下字间虽无牵丝连带,但却在大小安排、粗细变化、欹侧关系上都有内在呼应,其韵味、意境超出笔墨字形之外,这正是其精彩过人之处。正如苏东坡所云:“永禅师欲存王氏典型,以为百家法祖,故举用旧法,非不能出新意求变态也,然其意已逸于绳墨之外矣。”《真草千字文》用笔结体全得家范,直接二王妙旨,对于传扬王羲之的书法及其法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学习二王书法的极佳范本。南朝至齐末,承袭东晋禁碑的规定,当时曾有“南朝禁碑,至齐未驰”之说。因此南朝碑版流传下来的很少。但是这极少数的南朝碑刻却显示了与南朝墨迹迥然相异的艺术效果与审美趋向,同时在书法史上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

文档评论(0)

医药前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医药相关文档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