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公共选择理论分析.docx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公共选择理论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摘 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经常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其不仅阻碍了政令通畅、危害

政府职责的有效完成,而且妨碍了政府公信力的树立、损害了党和国家政策的权威性。用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就是要把经济学的假定和方法应用于公共政策的执行中,以地方政府的自利性为

研究切入点,分析了该现象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

措施,如合理加大利益整合,大力加强信息沟通以及积极完善监督落实。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公共选择理论是西方行政理论的一个重要派

别,它是以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为基本出发点,用以分析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人都是以追求个人经济利益为动机的,并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那种机会,而在政治领域活动的人或组织,同样也是“经济人”,也要通过选择以求得到最大利益的实现。[1]由此,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策的执行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利益选择的过程,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政策时同样会面临利益选择问题,于是就引发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发生。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表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敷衍。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执行持

敷衍态度,具体表现为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贯彻执行只停留在一般性的宣传号召层面上,或就算执行起来也敷衍塞责、僵持推拖,使中央政策的执行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敷衍现象,不仅影响了政策问题的解决和政策目标的实现,是地方政府执行力低下的表现,

还损害了公共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政策选择。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进行选择

性执行,是指地方政府以中央政策的相关具体条文中是否存在符合以及多大程度符合自身利益为依据,不同程度地独立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和决策。对原有的政策内容有意曲解、肆意变通[2],即把政策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大肆执行、用足用活,而把对于自己不利的政策部分则不理不睬、不予执行。地方政府选择性的执行中央政策,使原本共同指向特定政策目标的相关条文和措施支离破碎、残缺不全,并导致政策目标难以保质保量的实现,政策的整体功能也不能得以发挥。

政策附加。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进行“政

策附加”,是指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中央政策附加了一些原政策目标所没有规定的,并且是不恰当、不合理的内容予以执行。政策附加表面上看起来是地方政府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中央政策,而实际上是地方政府自行其是地扩大政策外延,致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目标偏离了政策原定的要求,变相扭曲上级政策精神,从而达到谋取自身

不正当利益的目的。[3]

政策替代。若所需要实施的中央政策与地

方政府之间出现极为激烈的利益冲突,地方政府出现的“政策替代”现象是指其利用政策的抽象性特征和自由裁量权,借以“本地区有特殊性”的旗号,完全曲解原有政策,甚至以自行制定的“土政策”直接替代原政策。“政策替代”使原政策的政策内容、政策目标、政策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政策截留。地方政府截留中央政策是指当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