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比赛优秀教案.doc

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比赛优秀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年级下册《昆虫备忘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录、凡”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

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能仿照课文中的片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种自己熟悉的昆虫。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几种昆虫的特点。

难点: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启发:

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昆虫有哪些有趣的行为吗?”或者“你们见过哪些昆虫,它们都在做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昆虫产生兴趣。

2.对比讨论: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你们认为昆虫和我们人类有什么相似之处?”或者“你们认为昆虫在自然界中扮演着什么角色?”,通过对比来加深学生对昆虫的认识。

通过以上这些导入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生字学习

录lù/记录/他正在录制一段视频,准备上传到网上。

凡fán/平凡/她虽然长相平凡,但内心充满热情和智慧。

敏mǐn/敏感/他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一点小小的变化都能察觉到。

距jù/距离/两个城市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是500公里。

款kuǎn/款式/这款新款手机的设计非常独特,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欢。

绸chóu/丝绸/这块丝绸质地柔软,光泽亮丽,非常适合做衣服。

膜mó/薄膜/这个包装袋是由一层薄薄的塑料膜制成的。

瞎xiā/瞎说/他的话不可信,完全是在瞎说。

益yì/益处/读书对人有很多益处,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约yuē/约定/我们约定明天早上八点在公园门口见面。

蚂mǎ/蚂蚁/蚂蚁是非常有趣的昆虫,它们有严格的社会分工和组织。

斑bān/斑点/这只小猫的身上有一些黑色的斑点,非常可爱。

三、作者简介

汪曾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戏剧家,同时也是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于1920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汪曾祺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尤其在散文领域独树一帜,以其细腻入微的观察和真挚感人的文字深受读者喜爱。《昆虫备忘录》是他在73岁时的作品,这部作品集中展现了他炉火纯青的艺术风格。

《昆虫备忘录》是一本面向小学生的散文随笔选,由儿童文学名家金波先生编辑。书中收录了27篇主题各异的随笔,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充满了童真和童趣。这本书不仅适合小学生阅读,也能让成年人在阅读中找到童年的影子。

总的来说,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汪曾祺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以及对昆虫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生动描绘。他的文字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启发了我们的思考,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欣赏身边的自然美景。

四、课文讲解

复眼

1、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这里提到了信息来源是一本书,说明主体通过阅读获得了关于蜻蜓复眼的知识。

-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这句话表达了主体自从了解到蜻蜓有复眼这个事实后,就一直对其工作原理感到好奇并试图理解它。

-“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这里的推测表明主体认为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结构,这是对复眼名称的字面理解。

-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这些问题反映了主体在思考复眼中每个单元(小眼)的功能和整体如何协同工作以实现视觉感知的过程。

-总是琢磨不出来:这句话显示了主体在尝试理解复眼如何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无法得出满意的答案。

2、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这句话概括了拥有复眼结构的昆虫通常具有非常敏锐的视觉能力。复眼由许多小眼(称为单元眼)组成,每个小眼都能捕捉光线,使得昆虫能够检测到来自多个方向的光,从而获得较宽广的视野和快速的图像处理能力。

-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这里列举了两种常见的具有复眼的昆虫蜻蜓和苍蝇,作为具体例证来支持前面的观点。

-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这句话通过描述昆虫对人类接近的反应,展示了它们敏锐的视觉反应能力。噌飞了模仿了昆虫快速飞走的声音,增强了描述的生动性和紧迫感。

综上所述,这段文字通过对昆虫复眼的描述和对它们敏感反应能力的展示,传达了复眼在自然界中的功能和作用。这种描述方式常见于科普教育中,用以解释生物适应性和进化的特点,同时也增加了读者对昆虫行为和生态互动的理解。复眼结构是昆虫适应环境、捕食和逃避捕食者的重要感官之一。

花大姐

1、描绘了一只瓢虫降落的过程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这里用“款款”一词来形容瓢虫降落的动作,传达了一种缓慢、优雅的下落方式。

-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

文档评论(0)

梨花又开放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