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江苏河北广东四省2024届高考最后两周冲刺(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VIP

辽宁江苏河北广东四省2024届高考最后两周冲刺(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辽宁江苏河北广东四省2024届高考最后两周冲刺(二)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墨子》有云:“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瑟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聆(瓴)缶之乐。”这反映了()

A.礼乐制度的严密 B.官僚制度的确立

C.宗法制度的崩溃 D.分封制度的瓦解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墨子》书中记载了诸侯、士大夫、农夫等级分明,分别使用钟鼓、操竽瑟、聆(瓴)缶不同等级规定的乐器。这体现了礼乐制度的严密性,A项正确;官僚制的确立是在秦朝,排除B项;宗法制的崩溃是指诸侯的嫡长子与庶子争夺继承权,而材料是礼乐制度,排除C项;分封制的瓦解是指诸侯挑战周王权威,卿大夫取代诸侯,而材料是礼乐制,排除D项。故选A项。

2.据如表可知,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史学领域代表性成就

著作

作者

中国史学地位

史学家对其评价

《史记》

西汉·司马迁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班固:“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汉书》

东汉·班固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郑樵:“断代为书,是致周秦不相因”

《汉纪》

东汉·荀悦

开创编年断代史体例

顾炎武:“以前人之书改窜而为自作”

《东观汉纪》

东汉官修

第一部官修史书

范晔:“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

A.重视历史文化传承 B.官修史书居于主导

C.文化氛围自由宽松 D.史书价值总体不高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根据表格可知,两汉时期,史学领域取得较多开创性成就,这说明当时比较注重历史文化传承,A项正确;材料没有官修史书和私人修史的对比,无法得出官修史书居于主导,排除B项;材料中列举了史学成就,无法的得知文化氛围如何,排除C项;材料所列史书价值具有开创性成就,价值较大,排除D项。故选A项。

3.唐武德六年(623年),按资产定户为三等,武德九年改为九等,以户等征收户税,商贾等级即被列为上等户。唐玄宗天宝敕令中,把商人和“贫乏之人”加以区别,防止其改易户等,逃避户课。据此可知,唐代()

A.商税成为了政府收入的基本来源 B.工商业者内部分化严重

C.政策调整助推商人社会地位变动 D.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异变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商人脱离贱籍,甚至政府将商贾等级列为上等户,唐玄宗时期把商人和“贫乏之人”加以区别,这说明唐代政策调整助推商人社会地位变动,C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商税成为了政府收入的基本来源,排除A项;材料没有工商业者内部分化严重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有“重农”和“抑商”两个方面,材料不能说明其发生异变,排除D项。故选C项。

4.下图是南宋、金、西夏榷场分布示意图。该图中榷场的设置()

A.反映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的确立 B.巩固了区域文明均衡发展的局面

C.促进了南宋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D.缓和了南北民族政权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夏南宋金时期(中国)。材料背景是,南宋、西夏、金各民族政权在边境地区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互市的开放,不仅使双方取得了各自所需的政治、经济利益,也保持了边界的和平安定,缓和了南北民族政权之间的矛盾,D项正确;材料讲述南宋、西夏、金各民族政权在边境地区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没有讲述南方经济重心确立,排除A项;区域文明均衡发展表述错误,排除B项;陆上丝绸之路属于对外,而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贸易,属于民族政权之间的贸易往来,排除C项。故选D项。

5.明末思想家何心隐曾在家乡创办名为“聚合堂”的理想社区,他接纳一切士农工商人士,“冠婚、丧祭、赋役,一切通其有无”,会首是“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