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在古筝实践教学中融入的现状 论文.docx

诗词在古筝实践教学中融入的现状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词在古筝实践教学中融入的现状

摘要:“筝”,现代被人们称为“古筝”。它是中国的传统乐器,筝的历史非常悠久,距今至少有两千的历史。古筝的音色优美时而柔美、时而高亢,音域宽广,表现力强。这些特点让古筝成为极具中国民族特色又能顺应时代发展的中国传统乐器。而在古筝的发展中离不开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中,诗词是最闪烁的瑰宝。一曲高山流水,一首古词佳作,跌宕起伏间诉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筝与诗词的结合相得益彰,古筝通过柔美明朗的韵味与音色直观的把诗词文化诠释,诗词委婉含蓄的诉说着古筝的发展历程和古筝曲创作的背景故事。所以筝与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本就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在现代教学中古筝的教学更是离不开诗词的诠释。只有了解乐曲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的演奏古筝。本文对诗词在古筝教学中融入现状的调查,并深入了解到在教学实践情况中的不足。更好的让诗词在古筝实践教学中融入,平衡古筝教学与诗词的相互关系,达到相辅相成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筝;传统文化;诗词

引言:筝与中国古诗词本就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在现代教学中古筝的教学更是离不开诗词的诠释。

诗词和古筝实践教学相融的现状

古筝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代表,承载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深受广大学生们亲眯。建国后随着古筝创作的“百花齐放”,人们对古筝的热爱也日益剧增,古筝学习者不断增加。古筝市场繁杂,但是学者们对诗词与古筝的研究没有停止,笔者也翻阅了许多文献资料,比如在谢晓滨和姚品文老师所作的《文史谈古筝》一书中,在大量的史料基础上独立思考,发表了许多新的创见。对中国历代筝的发展和变化的“史料”和我“文学作品选”进行了注释和解说,罗列出中国历代文献史料和咏筝文学的作品,通过诗词曲等文学作品来展示筝乐的发展史和美感,对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坚固的理论依照。

六安市中小学古筝教育调查报告

1:为什么喜欢或者选择学习古筝这个乐器?

喜欢民族乐器

喜欢古筝的声音

大家都在学这个乐器

家长或者朋友推荐

2:在古筝的教学过程或者学习过程中,有没有遇见这些问题?

完全没有讲过古筝曲的背景

几乎没有讲过古筝曲的背景

大部分讲了古筝曲的背景

全部讲了古筝曲的背景

3:在古筝的学习过程或者教育过程中,您所使用的教材是?

林玲系列

袁莎系列

王中山系列

其他

4:您所在学校的古筝学习班的老师是?

在校古筝专业学生

专业古筝教师

不了解

5:您所在的学校学习古筝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多?

不是

不了解

6:您觉得下列哪几项可能会使古筝教育发展的越来越好?

古筝与诗词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教育

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

学校的宣传力度

自己对古筝的喜爱

7:长大后还会不会继续学习古筝或者从事古筝有关的职业?

不会

不清楚

8:以您目前对古筝的了解状况,您觉得您所在的学校古筝的发展前景大不大?

不大

9:您希望在以后的古筝教学中,古筝教师或者学校有哪些方面的调整?

优美的环境

优秀的教师

有趣的课堂

其他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们都对古筝这一民族乐器充满了喜爱,他们是对民族乐器的喜爱也对古筝演奏出的美妙的乐曲的喜爱,这也是他们学习古筝的原因。有了喜爱才有了学习的动力,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有了兴趣我们才能更好的学习古筝,发扬古筝艺术。通过调查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42.68%的老师上课时对于古筝曲的背景向学生进行讲解。说明专业的古筝老师们都知道了解古筝曲的背景,是有助于学生演奏的。但仍有19.51%的老师在上课时完全没有讲解古筝曲的背景。这就和调查中有10.98%的在校大学生代课,所引起的教师资质水平良莠不齐有关,虽然学校社团的古筝课基本上都由专业的古筝老师任教,但是仍有些学校社团的老师是在校大学生兼职,教师的流动性很大,想要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就比较困难。在大部分学校的古筝社团中,都有专业的古筝专业老师任教,教学技术上也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在教材的使用上以林玲系列的古筝教材的较多,配合着练习曲来教导学生。在走访过程中老师们也说到虽然口传心授的讲述了古筝曲背景,但是仍有孩子们的技术达到了,情绪一直出不来的问题。所以在弹奏中就很被动,只能按照老师所表述的快慢节奏机械化的去弹奏。很难融入自己的感情。

在调查中了解到随着各校的古筝社团的发展,竞争也逐渐增大。这就有了比赛、演出以及来自学生家长的压力,以及认知的误区导致社会中的考级比赛此起彼伏,为了家长们所盼望的速成和多种的比赛考级的压力。就会忽视古筝的背景的鉴赏。有高达70.33%的人都觉得古筝教学与诗词或者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能促使古筝发展的越来越好。有53.66%对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有78.46%的人对古筝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说明从传统文化出发,结合古筝艺术和诗词文化一定会使古筝这一民族乐曲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在古筝教学的方式上学生们都觉得,有趣的课堂、优秀的教师以及优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