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双学科硕士层次师资培养实验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物理学(双学科硕士层次师资培养实验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学(双学科硕士层次师资培养实验班)

(理学,物理学类,070201)

一、专业简介

作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南京师范大学是全国首批、江苏省唯一开展高素质复合型硕

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的试点高校。在充分考虑学科相邻性特点和江苏省高中课程改革需求的基础上,教

育部批准了我校的理科试点专业——物技专业(物理+技术教育)。本专业从2020年开始招生,总体上

采取“3+1+2”培养模式:学生前3年依托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强化物理学专业基础,辅修技术教育学

科课程;经总体考核与评估后可获得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资格,第4年转入教师教育学院,纳入卓越

教师培养计划管理,进行双专业学科素养深度学习与培养;第5-6年进入到教育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

培养阶段。未通过总体考核与评估的学生将并入物理学(师范)专业进行学习。

物理学专业依托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及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支撑专业发展的平

台有江苏省重点学科——物理学、江苏省光电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先进通信声频技术工程实验室和电子

信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办的《物理之友》杂志面向全国发行。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物理)专业

领域拥有强大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在物理课程与教学的诸多方面承担教育部、江苏省等各类研究课题。

本专业拥有优质的教师教育实训环境和教育实习基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现场观摩、调研、实习和论文

指导的机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国家基础教育和高考改革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取向教师教育体系为基础,充分发挥南京师

范大学教师教育的资源优势,构建“本硕融通、学科交叉、锻造能力、协同培养、双向卓越”的基础教

育复合型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为物理教育和技术教育学科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先进、师德品行高尚、学科

知识扎实、创新能力突出,适应并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并具有硕士水平的高

层次基础教育复合型卓越中学教师,成为高中物理、技术教育学科的教学、研究和管理方面的专家型人

才。

·496·

目标1:师德风貌高尚、教育情怀深厚: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能够掌握和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和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自觉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依法执教意识,服务学生终身发

展。

目标2:学科基础扎实、创新能力优异:具备深厚的综合知识素养,既有扎实的物理学知识和物

理实验技能,又具备技术教育专业背景,能够熟练运用学科知识、技能和方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有一定的物理学和技术教育学科研究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和基础教育规律创新教学研究方式方法,具有以反思、探究为核心

的教学研究素养和基础教育领域开拓创新的潜力。

培目标3:教学能力突出: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深刻理解物理课程标准,能够根据教育教学规律

养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创新教学设计,能够综合运用教育理论、信息技术和各类教学辅助手段,实

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能够对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过程进行精准评价,持续提升教

学效果。

目标4:综合育人能力出色:全面落实“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理念,具备良好

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了解中学生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熟练掌握班级组织建设的工作规

律和基本方法,能够胜任中学物理课堂内外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及班级管理工作。

目标5:自我发展能力过硬:紧跟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

内外物理基础教学改革发展动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主动改进教学方法

和理念,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有清晰的规划,具有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

自主研究、协同创新能力。在团队协作中具备引领意识、责任意识、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毕业要求及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1.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项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1-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贯彻党的教育

文档评论(0)

大学教学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