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6.2《再别康桥》-教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dfVIP

【统编版】6.2《再别康桥》-教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6.2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再别康桥》所深寓的感情。

2、理解《再别康桥》运用意象、修辞表达感情的特点。

3、了解《再别康桥》的“三美”。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徐志摩及“新乐派”诗歌的特点。品味语言,感悟意境,反复

吟咏全诗。

思维发展与提升:感受诗中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审美鉴赏与创造:深刻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培养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增

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鉴赏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精神故乡”的情感。

难点:理解本诗所运用的意象,体会其深寓的感情。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钟情诗神

缪斯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被胡适称为“情圣”和“诗圣”

的诗人志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节课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追求

爱、自由和美的诗意的内心。江南出美女也出才子。而康桥造就了一代多情的才子;才华横

溢的诗的诗人——徐志摩。

二、写作背景

1920年至1922年,徐志摩曾游学于剑桥大学。康桥(剑桥大学所在地)时期是徐志摩

人生的转折点。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垫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性。19

年,徐志摩故地重游。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悄悄来

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地

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

海上,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徐志摩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三、作者介绍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

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

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

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

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

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

定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

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

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

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四、题目解说

“再别”,第二次别离:“康桥”,现在译为剑桥,英国著名的学木、文化中心,风景胜

地。诗人曾在这里留学,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因此,他对康桥一往情深。从诗题来看,

本诗是对诗人第一次离别康桥时所作的诗歌《康桥再会罢》的呼应。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总写离别康桥时难分难舍的离情。

第二部分:(第2-6节),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面对眼前的柳树、青荇、清潭等景

物,追忆往昔的生活,表达对康桥的眷恋。

第三部分:(第7节),表现诗人不愿离开康桥的柔情。

六、全文分析

1.开头连用三个“轻轻的”有何作用?

三个“轻轻的”连用,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透露出诗人对康桥

难分难舍的离情。诗人的感情温柔、细腻,诗歌节奏轻缓,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2.诗人将“金柳”比作“新娘”有什么妙处?

首先,将“金柳”比作“新娘”,形象地写出河畔的金柳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金黄色的

色彩,柳树又是婀娜多姿的,这与穿红着绿的娇羞的新娘形神相似。其次,诗人曾在康桥度

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诗人的情思,“夕阳中的新娘”这一比喻更

能体现诗人对康桥一草一木的爱恋之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