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ppt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自然的语言第二课时竺可桢定海五中包国华教学目标1.精读6—10节,学习科普说明文如何安排说明顺序,如何运用说明方法,如何运用准确的语言介绍知识。2.感受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学习第6—10节,划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具体因素。思考:作者是怎样来安排说明顺序的?理一理说明顺序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首先、第二个、第三个、此外……还有……从主要到次要从空间到时间逻辑顺序析一析说明方法第7节在春天,早春和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纬度是影响物候现象的重要原因。运用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鲜明、准确地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说明方法的运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对象的某些特征或知识。析一析说明方法第10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运用举例子、引用、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要考虑古今的差异。引用说明指的是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独立练习下面这个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怎样的作用?第8节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学一学说明语言第9节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思考:读这段话,你认为要特别注意哪些词语?学一学说明语言第9节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极”表示程度,常表示频率,这两个词语准确地说明了山地秋冬两季早晨逆温普遍存在的现象。准确地运用修饰性词语和限制性词语学一学说明语言第8节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约”表示两地纬度相差为1°是科学的估测,不是精确的测量,体现了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准确地运用精确性数据和模糊性数据独立练习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第5节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解疑玉兰和红杏郭沫若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花开;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了玉兰花。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多慢哪!费了两个月功夫,你才到了京华。因为北京的纬度比广州高,所以春天来得晚,玉兰花开得也较晚。判断:下列物候现象是由什么差异造成的?舟山三月份平均气温7℃—15℃;成都三月份平均气温10℃—1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高下的差异决定物候现象)(纬度的差异决定物候现象)(经度的差异决定物候现象)自主阅读11—12节找找信息:研究物候学有哪些意义?首先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还可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作者强烈的农业情结在结尾段找找全文的关键词大自然的语言物候学物候观测农业丰收大自然的语言其实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说法,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很多物候知识。到近代,科学家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就诞生物候学。物候现象的来临由于空间和时间的差异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要重视物候观测。到现代,科学家和农民更要利用物候学发展农业。毛泽东与竺可桢的故事全国解放后,竺可桢以很大精力关注中国的农业生产,想方设法利用气象学知识增加粮食产量。1964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