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真题改编试卷(一).ppt

初中语文中考真题改编试卷(一).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第⑤段画线句写“她”还学会了一首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6分)?①表达了“她”对藏北之行的渴望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②照应开头“望北在她的心里如诗如画”,为下文写西藏的美丽做铺垫。③与下文“她”前往哨所途中经历的艰辛和看到的恶劣环境形成对比。(答对一点给2分)解析:本题考查情节的作用。作答这类试题,可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从内容上看,第⑤段画线句的上一句写“她对望北充满了渴望,甚至整个西藏对她来说都充满诱惑”,下文紧接着讲述了“她”对西藏之行的想象,由此可见“她”对藏北之行的渴望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插入“她”学会唱歌这一情节,正是为了表现这一点;联系全文可知,歌词中展现的美景与下文“她”前往哨所途中经历的艰辛和看到的恶劣环境形成对比。从结构上看,歌词内容正是开头提到的“望北在她的心里如诗如画”的具体表现,插入这一情节与之形成照应;同时,第⑥段中写到的西藏的美丽景象与歌词内容相符,由此可知这一情节为下文写西藏的美丽做了铺垫。考生据此概括即可。12.你认为选文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3分)?示例1:“他”是主人公。选文以“她”的视角,讲述以“他”为代表的边关战士的戍边生活和爱情故事,歌颂了他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示例2:“她”是主人公。作者用大量笔墨来塑造以“她”为代表的军人的爱人(家属)的形象,赞颂了军人家属为支持边关战士保家卫国而在背后无私奉献的精神。示例3:他们都是主人公。“他”戍守边关,为保家卫国而殉职;“她”理解、支持“他”,坚守他们的爱情。作者通过塑造他们的形象,歌颂了军人及其家属为了国家安宁、万家团圆做出牺牲的奉献精神。(能以选文内容为依据,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主人公的把握。判断主人公,既可以从写作视角来把握,也可以从文章的详略及表达的情感等角度来把握。本文主要歌颂了军人及其家属为了国家安宁、万家团圆做出牺牲的奉献精神。从全文来看,文章主要塑造的是“他”的形象,赞颂了以“他”为代表的边关战士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他”是主人公;同时,作者用大量笔墨来塑造以“她”为代表的军人的爱人(家属)的形象,歌颂军人家属为支持边关战士保家卫国而在背后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她”也是主人公。无论持怎样的观点,只要能根据文章内容自圆其说即可。13.“她”为什么把红绸带留在山上?请结合选文,以“她”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回答。(4分)?示例:红绸带里有我们的故事,见证了我们的爱情。把红绸带留在山上,表达我对他的怀念。红色代表忠勇、正义,象征革命精神,他为国牺牲,是我敬仰的英雄,我把红绸带献给他。(符合人物身份、用第一人称给1分;能以选文内容为依据,从个人情感、国家大义等角度回答给3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作答本题,要联系前文的内容多角度把握。阅读文章可知,文章既从个人的角度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军恋故事,又从国家大义的角度塑造了边关战士和军属为国奉献的形象。联系文章第⑧~(11)段可知,“红绸带”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代表了“她”对“他”奉献精神的敬仰。考生据此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从个人情感、国家大义等角度回答即可。(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2分)诗歌是人生最好的伴侣(节选)吴宝军明代诗人于谦在《观书》一诗中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确实道出了读书的乐趣。如果说书卷是故人,那么其中的诗歌则胜过故人,她不仅多情,而且知心,是最易引起共鸣的最好的人生伴侣。孔老夫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一语道出了诗歌的真谛。她兴业,她耐看,她能群,她解怨。用之则事业兴隆,观之则身心愉悦,修之则品格超群,知之则心气平和。终人一生,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伴侣?诗歌的美是独一无二的。她是令人销魂的天籁,是令人沉醉的芳醪,是令人刻骨的相思。好的诗词宛如画境又胜似画境。月明风清之夜,吟诵“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幽静绝俗的图画舒展眼前,桂花飘落、山鸟啼鸣的天籁也仿佛穿越时空来赴约。孤独寂寞之时,揽卷“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顿生“诚知此恨人人有”的共情之感。徜徉在诗歌海洋中获得的美到极致的享受是不能从其他文学体裁中得到的。“不学诗,无以言。”在言谈中恰当地引用诗歌,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加演说的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曾多次引用诗词。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长风破浪会有时”,表达对未来充满信心;在中央党校讲话时引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演讲时,他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比喻中韩关系发

文档评论(0)

专业写手t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