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淹溺和触电专家讲座.pptx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中暑、淹溺、与触电;第一节中暑;一、病因和发病机制;2.使机体散热降低原因:如环境湿度较高、穿透气不良衣服及汗腺功效障碍。

3.使机体热适应能力下降原因:热负荷增加时,机体会产生应激反应,经过神经内分泌各种反射调整来适应环境改变,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当机体这种调整能力下降时,对热适应能力下降,机体轻易发生代谢紊乱而发生中暑。

;(二)中暑机制;;二、病情评定;2.临床表现

分为三类: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中度中暑、重度中暑

(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劳开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大汗、口渴、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体温正常或略升高。脱离高温环境,稍事休息,即可恢复。;(2)轻度中暑:除含有先兆中暑症状外,

面色潮红、皮肤灼热、胸闷、心悸

体温在38℃以上

有早期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如恶心、???吐、面色苍白、四肢皮肤湿冷、多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3)重度中暑:除含有轻度中暑症状外,伴有高热、痉挛、晕厥和昏迷。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热痉挛:多见于健康青壮年人。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猛烈劳动,大量出汗后出现肌肉痉挛性、对称性和阵发性疼痛,数分钟后缓解,。多发生在四肢肌肉、咀嚼肌、腹直肌,最常见于排肠肌,也可发生于肠道平滑肌。无显著体温升高。症状出现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和过分通气相关。;2)热衰竭:此型最常见,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病人,在严重热应激时,因为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补充不足所致。表现为疲乏、无力、眩晕、恶心、呕吐、头痛等。可有显著脱水征,如:心动过速、低血压、直立性晕厥。可出现呼吸增快、肌痉挛、多汗。体温可轻度升高。无显著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检验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轻度胆汁血症和肝功效异常。;3)热射病:是一个致命性急症,又称中暑高热,以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三联症”为经典表现。直肠温度可超出41℃,甚至高达43℃。皮肤干燥、灼热而无汗。病人可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如不一样程度意识障碍、嗜睡、木僵、甚至昏迷。此型可发生于任何年纪人,但以老年人或心血管疾病人较多见。;3.辅助检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应与合并感染相判别,血尿素氮、血肌酐可升高。血清电解质检验可有高钾、低氯、低钠血症。尿常规可有不一样程度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改变。严重病例常可出现肝、肾、胰脏和横纹肌损害试验室改变。有凝血功效异常时,应考虑DIC。尿液分析有利于发觉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衰竭证据。;4.疾病判断:依据病史和临场表现诊疗不难成立。但重度中暑应与脑炎、脑膜炎、脑血管意外、脓毒血症、甲状腺危象、伤寒及中毒性痢疾等疾病相判别。;三、救治与护理;(二)医院内救护;(1)物理降温

1)环境降温:将病人安置在20—25℃房间内,有利于病人体温尽快回复正常。

2)体表降温:

头部降温:可选取橡皮冰帽、电子冰帽或颈部置冰袋,以降低进入颅内血液温度。

冰水或酒精擦浴,用40%--50%酒精或冰水拭擦全身皮肤,边擦拭边按摩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增快,皮肤散热加速而降温。;冰水浴:将病人浸浴在4℃冰水中,并不停按摩四肢皮肤,使血管扩张,促进散热。浸浴时每10—15分钟测肛温一次,肛温降至38℃时,停顿冰水浴;体温回升到39℃以上时,可再行浸浴。;3)体内降温:对于重度中暑者可采取以下办法:

4—10℃5%葡萄糖盐水1000ml经股动脉向心性注入病人体内

40—10℃10%葡萄糖盐水1000ml注入病人胃内

4℃糖盐水200ml+氨基比林0.5溶解后保留灌肠,有抽搐者可加入10%水合氯醛15ml,以阻止痉挛。此法有一定降温效果,但有碍肛温测试。;用4℃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ml静脉滴注,开始滴注速度应稍慢30—40滴/分,连续5—10分钟,预防心脏内温度改变较快而诱发心律失常,等病人适应低温后在增快速度。但滴注速度不能过快,过多,以免发生急性肺水肿。;(2)药品降温:

注意必须与物理降温同时使用。药品降温可预防肌肉震颤,降低机体分解代谢,从而降低机体产热,扩张周围血管,以利散热。重症病人可使用以下药品:

氯丙嗪:25—50mg稀释在500ml4℃葡萄糖盐水内,快速静脉滴注,2小时内滴注完成,有调整体温中枢、扩张血管、松弛肌肉、降低氧耗作用。低血压病人禁用。;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注射,既能改进机体反应性,又有利于降温,并能预防脑水肿。对轻度脑水肿,还有脱水作用。

人工冬眠:氯丙嗪8mg+异丙嗪8mg,从Murphy滴管内灌入,1小时无反应,可重复应用一次,注意观察血压、呼吸改变。;2.对症处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发生早期循环衰竭病人,可酌情输入5%葡萄糖盐水1500—ml,但速度不宜过快,以防发生心衰。热痉挛病人主要为钠丢失过多所致,故重点补钠,痉挛严重时,可静脉推注10

文档评论(0)

134****95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