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认知的研究方法.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婴儿认知的研究方法

早期的儿童心理学,把新生儿及幼小婴儿看作是小动物,不知不识的,只

注重其动作能力,而现代儿童心理学,发现新生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认识能力。

由于婴儿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认知过程,所以在研究婴儿认知发展过程中

存在很多困难,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工作者在不断深入的研究

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了几种颇有成效的婴儿认知研究方法和技术。

一、婴儿认知的研究方法

(一)偏好法

偏好法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实验程序,其过程是在婴儿面前同时呈现两个或

多个物体或图形,考察婴儿对这几个物体或图形的不同注视时间,以此判断婴

儿对某一物体或图形的偏好。

这种方法最初由RobertFantz(1961)采用,用来研究婴儿鉴别物体视觉模

式(比如圆和十字形状)的发展状况。

自Fantz之后,偏好法已普遍应用于分析婴儿的注意、视敏度、对物体及

其形状、颜色的区分等等。有证据表明,偏好法在测查婴儿视敏度方面极其可

靠,但是有些问题是其难以解决的。比如Fantz(1961)在一项研究中发现,7个

月的婴儿对于十字和圆没有明显的偏好差异,对两种形状的注视时间大致相同,

这这样样一个一个无偏好无偏好的结果是采用偏好法的程序难以解释的。可以说婴儿不能区

分被测的两种图形,也可以说婴儿对两种图形同样有兴趣或无兴趣。对于这处

现象我们可以用习惯化法。

(二)习惯化法

一般情况下,新异的刺激能够引起婴儿行为反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婴

儿头和眼的运动,呼吸和心率的变化等等。所谓习惯化法是指当一个刺激在短

时间内重复多次出现时,婴儿反应的强度就会下降,甚至全部消失。当习惯化

出现之后,如果将原来的刺激变换为另一个新异的刺激,又会引起婴儿行为反

应的变化,这就是去习惯化。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本质上是人类的反射学习的最

简单、最基本的形式。

习惯化法的实验程序包括习惯化和去习惯化两个过程:

先给婴儿反复呈现同一刺激,若干次以后,婴儿就会习惯化。

这时再用另一新的刺激呈现给婴儿,则其注意又恢复到最初水平,这是去

习惯化。

采用习惯化法,可有效地研究婴儿的图形知觉、深度知觉和颜色知觉等感

知能力,还能研究婴儿的注意以及记忆能力。

(三)伴随操作行为强化法

这种方法的实验程序是:

1.呈现目标刺激

2.如果婴儿产生转头或吮吸等探索行为,就用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强化。

3.多次重复,使目标刺激与探索行为联系起来。

4.改变目标刺激,观察婴儿的探索行为。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考察婴儿的知觉辨别能力。例Bwer曾用转头作为探索行

为来研究婴儿大小知觉恒常性。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探索行为是转头和吮吸,

所以这种方法又分为两种:转头法与吮吸法。这各种方法通常会和习惯化法一

起使用。

(四)有意义自然反应法

婴儿的反应行为有些是无意义的,有些则是有意义的。在婴儿有意义的行

为反应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婴儿对外界事物的理解与辨别,同时也能看到外

界事物对婴儿的作用和意义。在婴儿的实验研究中,常用的有意义的自然反应

法有:

1.视崖反应

视崖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Gibson和Walk(1960)设计的一种用于研究婴儿

深度知觉的实验装置。视崖是一个高度适于成人操作的长方形平台,平台周围

有30公分高的围板。平台以中间为界分为两半,一半上面铺着红白相间的格子

图形玻璃板,视为图形玻璃板,视为浅侧浅侧,另一半的格子图形板面置于离上板面150公分以下

(高度可调),视为,视为深侧深侧但上面铺着与但上面铺着与浅侧浅侧连接着的透明玻璃平面,看上去

这一半像深陷下去的悬崖。在深侧与浅侧之间有一个过渡地带,贴有白色胶带,

称为称为中央板中央板。

其实验过程是:

1.将婴儿放在中央板上

2.在浅侧或深侧诱使婴儿爬行。

例:可以让婴儿的母亲分别在浅侧与深侧呼唤婴儿,如果婴儿无法知觉到

不同深度,那么母亲在哪一边叫他,他都会爬向母亲。Gibson的研究发现6-7

个月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

在近几年的研究中,研究者将视崖装置与生理指标(例:心跳频率)的测量

结合起来,使对婴儿深度知觉的测量大为改善,发现婴儿在更小的时候(2个月)

就开始具有深度知觉。

另外,研究者还将视崖装置用来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