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隋唐的经济和交通 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选必融合).docxVIP

第11节 隋唐的经济和交通 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选必融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4

第11节隋唐的经济和交通

一、农业

唐朝

生产工具

曲辕犁

背景

唐以前,耕犁是长直辕犁,回转困难(中外历史纲要上P33)

发明

江南农民(中外历史纲要上P33)

重大改进

①长直辕改为短曲辕(中外历史纲要上P33)

②加装犁评,可以调节耕作的深浅(中外历史纲要上P33)

③改进了犁壁(中外历史纲要上P33)

影响

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在江南水田地方推广,耕犁由此基本定型(中外历史纲要上P33)

土地制度

①均田制(唐前期)(中外历史纲要上P40)

②地主土地私有制(唐中期)(中外历史纲要上P40)

水利灌溉

①翻车得到推广并广泛使用(选择性必修二图册P25)

②出现了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选择性必修二P20)

技术体系

完全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选择性必修二P4)

【图现历史】曲辕犁和筒车

【错误曝光台】

错误:唐朝筒车的发明,取代了翻车,广泛使用于农业生产。

正解:筒车和翻车在唐代是并行使用的。

二、手工业

隋唐

行业发展

陶瓷业

①为了使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不粘连,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选择性必修二P21)

②隋唐是中国瓷器生产的繁荣时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选择性必修二图册P27)

③唐代著名的“唐三彩”驰名中外,唐墓出土的唐三彩盘,釉色绿、褐、白相间,既有图案规律,又具有三彩釉流动自然的特点(选择性必修二图册P27)(中外历史纲要上P33)

【错误曝光台】

错误:唐三彩是唐朝著名的瓷器。

正解:唐三彩是陶器。

三、商业

唐朝

市场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选择性必修二P36)

货币

铸行“开元通宝”钱(选择性必修一P88)

信贷契约

①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选择性必修二P39)

②当铺通称为“质库”,有时亦称“解库”“解典”等,主营抵押小额贷款,兼营货币兑换(选择性必修二P40)

③契约应用更加广泛(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的石染典买马契)(选择性必修二P40)

对外贸易

出口商品

陶瓷(特别是瓷器)、丝绸、茶叶、纸张(选择性必修二P38)

外贸路线

①陆上丝绸之路在原有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中间开辟了北线(选择性必修三P51)

②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选择性必修二P38)

管理

官府在东南沿海一带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选择性必修二P38)

影响

①中国通过陆、海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和琉璃(选择性必修二P38)

②中国丝绸一度成为西方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选择性必修二P38)

③中国的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洲,丰富了当地人们的生活(选择性必修二P38)

四、交通建设

要点提示: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选择性必修三P50)。

隋朝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首次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中外历史纲要上32)(选择性必修二P70)

唐朝

国内交通

①驿道有近2.5万千米,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选择性必修二P70)

②邮驿最盛时有水驿260个,陆驿近1300个,主要邮路7条,从事驿务的人员2万多名(选择性必修二P74)

对外交通

陆路

①往东:长安→朝鲜(中外历史纲要上46)

②南线:长安→西域→印度(中外历史纲要上46)

③中线:长安→西域→伊朗→阿拉伯→欧洲、非洲(中外历史纲要上46)

④北线:长安→天山以北→伊朗→阿拉伯→欧洲、非洲(选择性必修三P51)

海路

①登州、扬州→朝鲜、日本(中外历史纲要上46)

②广州→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中外历史纲要上46)

【图现历史】唐朝国内和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