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三轮复习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习题.docVIP

高考历史三轮复习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习题.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1.(2024·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耕渔之外,男妇并工……织布、织席、采石,造器营生”,妇女收入在家庭经济来源中占有很大比重。社会上追求财宝、重视自我的风气颇为兴盛。与这些现象亲密相关的是(???)

A.经济社会多元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朝廷放松社会限制 D.宋明理学强化家庭伦理

2.(2024·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明代,上海只是一个小城镇,人们以说嘉兴话为尚;清代属苏州管辖,人们以会说苏州话为荣;到了现代,上海已成为闻名大都市,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上海话。这一变更深刻地反映出(???)

A.追逐新潮的心理取向 B.时代变迁的历史印记

C.行政区划的变迁过程 D.经济发展的必定趋势

3.(2024·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A.起先出现雕版印刷技术 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

4.(2024·全国·高考真题)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取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 B.提倡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 D.保存历史文献

5.(2024·全国·高考真题)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旺盛

6.(2024·湖南·统考高考真题)晚清时期,中国人惊异地发觉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与《墨子》记载有相像之处。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探讨。这一现象表明(????)

A.墨学复兴促进传统科技转型 B.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一脉相承

C.西学东渐促进了墨学的复兴 D.中国古代的科技以试验为基础

7.(2024·湖南·统考高考真题)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心吏治特殊混乱

8.(2024·重庆·统考模拟预料)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七月,两浙运盐司上书称:“商人赴温州各场支盐者必经涉海洋。然着令军民不得乘船出海,故所司一概禁之,商人给盐不便。”太祖答复:“海滨之人多连结岛夷(日本)为盗,故禁出海。若商人支盐,何禁耶?乃命兵部移文谕之。”据此可知,明初(???)

A.皇权专制空前加强 B.海上交通趋于停滞

C.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禁海政策因事而行

9.(2024·贵州铜仁·统考二模)明清时期,地方市镇由宋代的草市渐渐演化为完整的商业市镇,而每个市镇都有确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乡脚”,形成城乡互补的商业格局。这主要反映了(???)

A.城市职能格局的演化 B.市镇空间的相对独立

C.政府放松商业的限制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10.(2024·重庆·统考模拟预料)如图为明代官方科技文献作者群体地域分布图。它反映出(???)

A.科技发展受区域经济影响 B.农耕文明制约了科技发展

C.政府弱化对科技扶持力度 D.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薄弱

11.(2024·江西吉安·统考一模)1628年,福建长时间灾荒,郑芝龙经福建巡抚批准,由个人出资将数万饥民送至台湾,供应生活资本及农具和种子进行拓荒、耕作。收成后以租税方式交还郑芝龙,郑芝龙遂富甲一方。这可以印证明朝后期(????)

A.海禁政策渐渐松弛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台湾起先纳入版图 D.农耕文明的扩展

12.(2024·河北石家庄·统考二模)明中后期,基于地域平衡理念,吏部各司的司官每省各有定额,司官升转出部或请假归家,接任递补者仍是该省籍贯。后来这一现象渐渐扩散至巡抚、提学、科道、翰林、部属等官缺,各省官僚群体的乡党意识渐渐增加。该现象(????)

A.适应了科举分地定额取士的现实 B.体现了官僚政治生态的恶化

C.表明中心政府政治权威渐渐衰落 D.反映出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13.(2024·广西·统考三模)王守仁将“良知”阐释为: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李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他们的主见(???)

A.都具有思想解放倾向 B.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

C.彻底否定了传统儒学 D.适应了传统经济发展

14.(2024·河北保定·统考一模)宣德八年,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1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