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3单元达标测试卷.docVIP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3单元达标测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6页共NUMPAGES7页

第3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卷面分

总分

得分

★卷面分:2分

拼音、汉字。(11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2.比一比,再组词。(3分)

抑()仰()拒()拘()

脂()指()隶()逮()

二、词语、句子。(11分)

1.按照规律填成语。(3分)

一尘不染——两败俱伤——()——()——()——六神无主——()——()——九霄云外——()

2.我知道下列歇后语中加点字的谐音字。(3分)

(1)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2)盲人戴眼镜——假聪明()

(3)黄鼠狼钻鸡笼——投机()

3.猜字谜。(5分)

(1)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 ()

(2)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 ()

(3)一个字,两张口,下面还有一条狗。 ()

(4)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 ()

(5)有耳能听到,有口能请教,有心就烦恼。 ()

三、积累运用。(14分)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2分)

(1)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的变化很小。()

(2)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国时期使用。 ()

2.填空。(12分)

(1)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书法字体,各具特点:篆书隶书,,行书,正楷,狂草,凤舞龙翔。?

(2)我认识古代两位著名书法家:和。?

(3)通过读课文,我了解到朝的是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

(4)汉字字体主要有、、、、。?

四、课外阅读。(27分)

(一)

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华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为什么中华民族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呢?因为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字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文字的情绪啊!

1.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3分)

“它们”是指,运用了修辞方法,形象地说明了。?

2.为什么中华民族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呢?(4分)

?

3.这两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二)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中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的。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1)戏答:?

(2)心潮难已:?

2.文中提到的“大地”“海内”“天涯”“知己”分别指什么?(4分)

(1)大地:?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