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学2025届高三历史三模试题含解析.docxVIP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学2025届高三历史三模试题含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

1.河姆渡遗址保留了大量栽培稻谷遗存,据推想积累层稻谷的重量在120吨以上,出土的一件陶釜内还残留着锅巴。遗址中有270多件大型动物肩胛骨制成的农具,还有大量木建筑构件以及一座长达23米的干栏式长屋。这表明()

A.河姆渡是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

B.河姆渡人已具备了确定定居条件

C.精耕细作的稻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

D.长江流域的农耕水平高于黄河流域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河姆渡遗址保留了大量栽培稻谷遗存,据推想积累层稻谷的重量在120吨以上,出土的一件陶釜内还残留着锅巴。遗址中有270多件大型动物肩胛骨制成的农具,还有大量木建筑构件以及一座长达23米的干栏式长屋。”可知河姆渡时期,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农业生产出现,且能够建立房屋,这说明河姆渡人已具备了确定的定居条件,B项正确;材料除了涉及河姆渡是中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也提到河姆渡遗址具有确定的农具和能够建立房屋,A项以偏概全,解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进入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时期,解除C项;材料未涉及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农耕水平的对比,无法得出长江流域的农耕水平高于黄河流域,解除D项。故选B项。

2.《汉书武帝纪》载,建元元年,“罢苑马,以赐贫民”。建元三年,“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狩四年,“有司言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县官衣食振业,用度不足,请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汉武帝此举()

A.推动了王国问题的解决 B.防止了地主土地兼并

C.限制了人口流淌和迁徙 D.有助于稳定小农经济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本题材料“罢苑马,以赐贫民”“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汉武帝此举体现了政府对贫民的帮助,有利于复原农业生产,有助于稳定小农经济,D项正确;解决王国问题的是“推恩令”,材料内容与此无关,解除A项;政府扶持贫农,并不能起到防止地主土地兼并的作用,解除B项;据材料“有司言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说明该时期并未限制人口流淌和迁徙,解除C项。故选D项。

3.唐太宗去世后,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数民族的骑兵不断袭扰边疆地区。数以万计的敌军行踪不定,中心政府难以精确预判各边镇实际布防所需兵力,且由中心政府统一调配的后勤体系也难以应对突发的战事。这有助于说明,唐代前中期()

A.中心集权体制的破坏 B.疆域不断缩小的困局

C.民族交融强化的趋势 D.地方武将权力的扩张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数民族的骑兵不断袭扰边疆地区。数以万计的敌军行踪不定,中心政府难以精确预判各边镇实际布防所需兵力,且由中心政府统一调配的后勤体系也难以应对突发的战事”并结合所学可知,为应对边疆形势,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边疆重地增置军镇,因此材料中的现象可以说明唐代前中期地方武将权力的扩张,D项正确;唐朝前中期基本处于盛世时期,中心集权体制尚能维系,解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前中期疆域处于扩张时期,解除B项;少数民族袭扰边疆,中心政府加强布防,与民族交融没有干脆关系,解除C项。故选D项。

4.明中后期,广东“开糖房者多以致富”,农夫纷纷改田种甘蔗。在番禺、东莞、增城、阳春等地,“蔗田几与禾田等矣”。与此同时,福建南部的农夫也因稻田利薄,而改种甘蔗、龙眼、荔枝等。以上现象的出现()

①彻底变更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②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③手工业发展推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④外来作物的引进促进了广东福建农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明清时期,中国照旧以小农经济为主,经济结构变更的说法不符合史实,①错误;材料“福建南部的农夫也因稻田利薄,而改种甘蔗、龙眼、荔枝等”体现的是商品经济向农村延长,即农产品商品化,②符合题意;材料“广东‘开糖房者多以致富’,农夫纷纷改田种甘蔗”体现的是手工业发展推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③符合题意;材料与外来作物引入无关,强调的是农业多元化经营,④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①④错误,解除ACD项。故选B项。

5.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时,清政府打破不干脆与洋人谈判的惯例,由奕?进城与英法公使干脆进行谈判。奕?坦言:“即臣初办时,亦自念天潢近派,岂肯与异类为伍。迨自该夷带兵进城以后,种种狂悖,不行遏制,又不能不与会见之势。”这表明清政府()

A.调整外交手段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31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