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家庭病床管理服务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

—PAGE3—

四川省家庭病床管理服务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一、基本要求

(一)服务机构

1.机构类型:家庭病床服务提供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体,其他二级及以下医院可参与家庭病床服务,按照《医疗机构家庭病床服务申请表》(附件1)申请家庭病床定点医疗机构。

2.机构条件

(1)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具有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相应的诊疗科目。

(2)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医疗机构建床数量应与其配备的医务人员数量及管理服务能力相适应。

(二)设备物品

1.开展家庭病床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配置适应工作需要的便于携带的诊断、检查、治疗仪器设备,配备与所开展服务相关的药品及必要的急救物品和通讯设备,可包括出诊包、急救箱、便携式心电图仪、便携式氧气筒、便携式除颤仪、便携式血氧监测仪、血糖仪、便携式超声设备以及通讯设备和工作记录仪等。其中,出诊包主要包括听诊器、注射器、血压计、体温计、手电筒、压舌板、便携式血糖检测仪、换药包(消毒包)、医疗垃圾袋等。急救箱包括常用急救药品和急救用品。

2.视患者病情需要配置简易康复设备(如电针机、中频机)、中医康复治疗用物、超声雾化机及与所开展服务相关的器材等。

3.各种器材应符合国家和行业医疗器械标准要求。

4.各种设备、器材应保证处于良好状态,定期消毒。

(三)服务人员

从事家庭病床服务的医务人员,应取得相应的资质且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不良执业行为记录,并具有2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能独立开展工作。

(四)服务对象

家庭病床服务对象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符合住院指征,并经责任医师评估,适合在家庭或长期居住场所进行检查、治疗、护理和康复的患者。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患者,可列入家庭病床服务对象。

1.诊断明确,需连续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因行动不便,到医疗机构就诊确有困难的。

2.经住院治疗病情已趋稳定,出院后仍需继续观察和治疗的。

3.其他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非危、重症患者,需连续观察和治疗的。

4.处于疾病终末期需姑息治疗或安宁疗护。

二、服务项目

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应坚持“规范、安全、有效”原则,提供群众需求量大、医疗风险低、适宜居家操作实施的技术和服务。主要开展下列服务项目:

(一)基础服务项目。主要包括病情评估、建床、巡诊、查体、病情观察、转诊、撤床、健康指导等。

(二)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糖、动态血压、心电图、床旁超声、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血脂、肝肾功能等基础检验检查项目。

(三)基础护理项目。可包括氧气吸入、雾化吸入、生命体征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指尖血糖测定、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采血、灌肠、换药、慢性伤口护理、压力性损伤护理、造瘘口护理、拆线、更换尿管、尿管护理、气管切开护理、PICC护理、鼻饲管置管、鼻饲管护理、失禁性皮炎护理等。

(四)中医项目。可包括推拿、拔罐、灸法、贴敷等临床安全有效、适宜在家庭病床中开展的中医非药物疗法。

(五)康复项目。可包括康复评定、肢体康复等。

(六)安宁疗护项目。可包括疼痛评估和护理、灵性关怀、芳香治疗等。

(七)药品服务项目。可根据患者病情并按照相关规定合理开具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等。

(八)指导服务项目。可包括慢病健康指导、护理指导、中医养生指导、康复辅助器具使用指导等。

(九)远程家庭病床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定期对建床患者进行线上巡诊,通过向患者询问病情病史、听取患者主诉,在线查看医疗图文信息,提供在线查床、在线开具医嘱等诊疗服务。

三、服务环境

家庭病床服务对象的居所应当符合居家护理环境要求,居住房间安静明亮,通风良好,环境清洁。需进行相应治疗的,其所处环境应具备相应卫生条件。

四、服务流程

(一)建床

1.提出建床申请。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向医疗卫生机构提出建床申请,填写《家庭病床申请表》(附件2)。患者一次建床周期不超过60天,确需继续建床的,需重新办理申请手续,但每个自然年度累计不超过180天。

2.评估建床条件。医疗机构根据服务对象病情和居住环境评估确定是否建床,对于不符合条件的有权拒绝建床,建议其住院或门诊治疗。责任医师应完整、准确填写建床相关信息。首次建床应由医疗机构主治医师及以上资质的临床医师上门评估。

3.签署知情同意书和家庭病床服务协议。确定建床后,建床机构应指定责任医师和护士,在24小时内告知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详细的建床手续、服务内容、患者及家属责任、上门巡诊方案、支付方式、可能发生意外情况以及应急处理等注意事项,签订《家庭病床建床知情同意书》(附件3)和《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附件4)。责任医师或责任护士发生改变的,应做好交接记录,并按照要求规范书写《家庭病床责任医师交接记录单》。

(二)查床

1.家庭病床实行责任医生、责任护士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