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科普知识.doc

烧伤科普知识.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烧伤科普知识

PAGE20

科普知识目录

深度则不同。

⑵皮肤厚度与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有关。一般小儿、老年皮肤较薄,女性皮肤比男性薄,脑力劳动者较体力劳动者皮肤薄。皮肤厚处烧伤后愈合能力较强。

⑶皮肤分层与皮肤厚度有关。厚的皮肤表皮最厚,可分为生发层、透明层、角质层;而薄的皮肤,如面部和腹部等处皮肤,有的只有生发层、角质层,而有的生发层又分为棘细胞层和基底细胞层。皮肤的再生主要依赖生发层的存在。

为什么烧伤后会出现血容量及电解质的改变?

烧伤后出现血容量及电解质改变为:机体血容量减少、水电解质平衡失调、酸碱平衡失调,具体原因如下:

⑴机体血容量减少。烧伤后大量血浆样液体的渗出,是血容量减少的直接原因,血容量减少加重微循环的障碍,微循环的持续缺血缺氧导致微小动脉舒张而微小静脉收缩,使血液淤滞于微循环中,回心血量、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

⑵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由于烧伤后血管通透性增加,创面水分的大量蒸发丢失,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脱水、低钠、高钾等。

⑶酸碱平衡失调。常见于严重烧伤后,组织灌流不足,细胞缺血缺氧,代谢酸性产物增加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

烧伤原因及种类有哪些?

烧伤的原因为热力、某些化学物质、电流以及放射线所致皮肤或其它组织的损伤。按不同的致伤因素,其烧伤种类包括以下几类:

⑴热力烧伤:多见于日常生活和意外事故。

⑵化学烧伤:由化学物质(酸、碱、磷等)引起的意外事故多见。

⑶电烧伤:多因违反操作规程或缺乏用电知识而发生的意外事故,有以下两种原因引起:

①电接触性烧伤:人体某部位触电后,电流通过人体而致伤,其烧伤部位有进口和出口。

②电弧烧伤(又称电火花烧伤):人体接近高压电后,瞬间产生的电弧,和衣服接触后引起燃烧而致烧伤。

⑷放射性烧伤:战时由于使用原子弹,氢弹,核爆炸时,所落下灰尘沾染皮肤,清洗不彻底,不及时而引起的;平时,由于操作不当,不重视防护,或意外事故的发生,都可以发生放射性损伤,如X线、60钴、加速器等。

常见的热力烧伤有哪些?

热力烧伤以火焰烧伤和热水、热液烫伤最为常见。例如:失火,易燃物品着火(汽油、酒精等)或爆炸(锅炉、砖窑等)、高温金属(钢、铁等)、沸水、沸油、热蒸汽、烫粥等。严格地讲,凡热液(水、汤、粥等)所致之损伤称为烫伤。

多高的温度可致热力烧伤?

热水、热液的温度达到47℃,人体皮肤即有痛的感觉,如果超过55℃,皮肤组织则已经损伤。火焰致伤的温度,平时多为200-600℃,火灾时达1000℃以上,而战时使用的燃烧性武器可达1000-3000℃以上的高温。

常见的化学烧伤有哪些?

化学烧伤以强酸强碱多见。常见的强酸有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三氯醋酸、氢氰酸和甲酸等。强酸可致蛋白质变性、凝固、沉淀,并有极强的腐蚀作用。碱性物质中常见的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和石灰等。

烧伤急救原则是什么?

烧伤急救的及时,可以减轻烧伤的深度和重度,减少合并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等。急救应体现一个“快”字,俗语说,水火不留情,急救的原则:

⑴关键在于迅速排除致伤因素,使病人脱离现场,放置到安全地方。

⑵不要急于将病人送往医院,医务人员此时要保持镇静、清醒,对于危及病人生命的合并伤,如大出血、骨折、窒息、外伤、急性中毒等,应先给以必要的急救处理。

⑶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治疗,避免过多的饮水,以免发生呕吐,尤其单纯的喝白开水会发生水中毒。适量口服淡盐水或烧伤饮料。

⑷创面可不做特殊处理,免于再受损伤或污染,尤其注意在创面上禁涂有色外用药。

火焰伤如何自救?

火焰烧伤往往是因意外事故造成的,人们对这种突然的打击毫无精神准备,面对熊熊烈火显得惊慌失措或束手无策,因此致伤多较为严重,故掌握一定的自救方法实属必要。

⑴迅速脱离致伤现场,当火焰烧伤后应迅速离开火源,尽快脱去燃着衣服,尤其化纤的衣料,不仅易燃,且与皮肤紧贴,使烧伤加深、加重。

⑵用水将火浇灭,或跳进附近水池、河沟内灭火。

⑶迅速卧倒,慢慢在地上滚动,以压灭火焰。

⑷就地取材,用手边的棉被,毯子等,浸湿后覆盖着火部位更好。

⑸切忌奔跑,连喊带叫或用手扑打火焰,因为在奔跑,喊叫时,火焰可随风力增大,而助火燃烧,导致头面部,手部严重烧伤及吸入性损伤。

⑹当灭火后若条件允许,可将烧伤局部冲洗或浸泡于冷水中1~2小时,其目的持续局部降温可以减轻疼痛和烧伤的深度。

烫伤后如何自救?

临床上常见烫伤的原因有稀饭、沸汤、沸水、钢水、铁水等泼溅或跌入造成。自救方法:

⑴尽快脱去热液浸渍的衣服,防止热接触时间延长加深创面。脱衣时注意先迅速脱去外衣,后脱内衣,为保护受伤部位,避免脱衣时损伤创面,内衣与受伤部位紧贴时应用剪子剪开后脱去。

⑵就地寻找冷水源,可用自来水、井水、矿泉水等冲洗,根据具体情况,冬季与夏季冲洗时间要有区别,既达到冲洗的目的,又要保暖,

文档评论(0)

187****2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