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文本】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 编号规则.pdf

【标准文本】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 编号规则.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11.020

CCSC04

团体标准

T/CPMA029—2023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编号规则

Collectionofpathogenicmicroorganisms—Numberingrules

2023-10–XX发布2023-10-XX实施

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

T/CPMA029—2023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编号规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的编号总则、分类及使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全国各级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以及涉及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

物菌(毒)种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相关活动的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2843科技资源标识

WS315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设置技术规范

WS/T812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国家标准株评价技术标准

T/CPMA011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数据描述通则

3术语和定义

WS/T812—2022和T/CPMA011—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microorganisms

可以侵犯人、动物,引起其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

注: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

[来源:WS812—2022,有修改]

国家标准株nationalstandardstrains

具有该菌(毒)种典型生物学特征,遗传学特性得到确认和保证、可追溯,且能反映该种及其亚种、

型的代表性,由国家病原微生物保藏中心分中心复核、鉴定,并给予国家保藏编号的菌(毒)株。

[来源:WS/T812—2022,3.4]

非国家标准株non-nationalstandardstrains

除国家标准株之外的其他病原微生物菌(毒)株。

保藏collection

保藏机构以适当的方式收集、鉴定、编目、储存菌(毒)种或样本,维持其活性和生物学特性,并

向合法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单位提供菌(毒)种或样本的活动。

[来源:T/CPMA011—2020,3.3,有修改]

保藏机构collectionorganization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按照规定接收、鉴定、集中储存与管理菌(毒)种或样本,并能向合法

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单位提供菌(毒)种或样本的机构。

[来源:T/CPMA011—2020,3.4,有修改]

编号numbering

按照一定的规则对菌(毒)种进行标识的过程。

1

T/CPMA029—2023

内部标识符internalidentifier

保藏机构或其他相关机构用于标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一组内部唯一字符。

4缩略语

NPRC:国家病原微生物保藏中心(NationalPathogenResourceCenter)

5编号总则

编号原则

5.1.1病原微生物菌(毒)种的保藏编号分为非国家标准株和国家标准株两种类型。

5.1.2编号由保藏机构或其他相关机构代码、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分类代码、内部标识符组成。

5.1.3编号中分隔符应为半角字符。其他字符优先采用半角字符,取值范围应采用UTF-8编码字符集。

相关部分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