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细微:打造小学生作文的三重境界 论文.docx

精于细微:打造小学生作文的三重境界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于忽微:打造作文的三重境界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

【摘要】从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增强作文的生动性,以达到“如见其人”“如见其形”“如临其境”三重境界,并主要抓住以下几点进行了详细论述:一、存在问题:过程太简略;人物太模糊;动作太单一;感受太失真。二、细节描写策略:细致、真实、新颖、精妙。

【关键词】作文教学;细节描写;问题;策略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重要能力,其中写的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衡量的重要尺度。小学的作文教学中,很多孩子知道谋篇布局,知道详略得当,知道首尾应和,浑然一体,可写出来的作文就是差了一点让人眼睛一亮、怦然心动的感觉。原因在何处?我想就在于很多孩子不重视细节描写,对于细节描写的技巧也领略不到位,运用不到位。

何谓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等,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换句话说,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中心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呢?

首先要看孩子作文细节描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求对症下药。

1.过程太简略

很多孩子写记叙文,存在着内容过于粗略、不精致的问题。事情的经过叙述得很简单,语言几乎都是概括性的,具体的细节描写很少,细读无味,如同“流水”,使人一眼就看到底,看了之后没有什么深刻印象。虽然结构内容是完整的,但内容却是空洞无物的。有的看着着墨很多,说的却都是废话,啰嗦拖沓,不知所云。

如某孩子作文《那是一次开心的体验》中有这样一段: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爬长城。来到长城脚下,放眼看去,长城好长啊,人真多。我们开始爬长城了,跟在人群后面,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上,速度很慢。爬了大约半天,终于爬上去了。我好开心。

这段叙事描写内容空洞,没有具体地写出长城到底有多长,长城外形的蜿蜒壮观没有写出来。爬长城的人很多,多到什么程度也没有具体细致地描写,没有画面感,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说“开心”也是一笔带过,没能落到实处。

2.人物太模糊

不少学生写人物时,根本不知道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的一些细节特点,塑造独特的人物形象。不管何种职业、身份、性格,都是千人一面,人物的形象很模糊,不真实。

如某学生在作文《他是个细心的人》中写道:

他,两道细细长长的眉毛,瘦瘦的身材,矮矮的个子,白里透红的脸蛋,笑起来,眼睛是弯弯的,亲和力很强,头发很短。

这段文字不但写人的顺序不合理,没有突出人物的个性,单就“细细长长”“瘦瘦”“矮矮”等形容词而言,就写得很大众化、模糊化。该同学并没有写出友人的头发“短”到什么程度,身材“矮”小到什么地步,眼睛又是如何“带笑”……这些词语放在很多人身上都可以使用,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抓住人物的独特的外貌特征。

试看阿累在《一面》中的对鲁迅外貌的描写: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一个“瘦”字逼真地写出鲁迅日夜写作,忧国忧民操劳的体态,“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也显示出先生顽强不屈的斗志,它是鲁迅革命斗士形象的独特写照,用在别人的身上是不合适的。

3.动作太单一

学生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不能做到观察入微,抓住典型动作进行准确、传神地描写。运用的动词往往比较单一、缺少变化,只是粗略地、概括地把一些常用的动词串联起来,没有到具体的情境中地去观察人物是如何一步步活动的,没有学会对动作进行精准、细微地分解,而是写得浮光掠影,不够深入也不够生动。

如某学生在《顽皮的弟弟》一文中写道:

弟从幼儿园回家后,觉得屋里闷,趁奶奶在厨房做晚饭,他想溜出屋。路过厨房时,他便放慢了脚步,一直走,走出门去。一出家门,就很快地跑着,脸上很快活。弟弟不知往哪儿跑好,东玩玩,西玩玩,很开心。

这段文字在用词上虽有变化,动作描写过于笼统、概括,没能写出弟弟淘气、可爱、天真的神韵来。既然是“溜”,路过厨房,肯定怕被奶奶发现,走路一定是轻轻的,应该有“憋住气”“踮起脚”这些形象的动作描写。而小作者却只用了“走”这个普通、单一的动作,而且“动玩玩,西玩玩”都玩了什么,也没有具体写,读起来显得十分空洞,没有感染力,不能给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

4.感受太失真

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真实是作文写出真情实感的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