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ZJSC 0001-2023 三门小白虾池塘综合养殖技术规范.docxVIP

T_ZJSC 0001-2023 三门小白虾池塘综合养殖技术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150CCSB51

T/ZJSC

浙江省水产学会团体标准

T/ZJSC0001—2023

三门小白虾池塘综合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SanmenExopalaemoncarinicaudaintegratedmulti-trophicpondculture

2023-07-21发布2023-08-21实施

浙江省水产学会发布

I

T/ZJSC000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浙江省水产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台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三门县张磊青蟹养殖专业合作社、三门县方俊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丽芝、王芳芳、刘琦、范建勋、张磊、郑高海、林一帆、叶春宇、祁拥华、翁歆之、贺洁、罗华明、肖国强、张翔、黄晓林、滕爽爽、王静波、苏以鹏、俞骁、方俊。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1

T/ZJSC0001—2023

三门小白虾池塘综合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三门小白虾池塘综合养殖的术语和定义、养殖池塘环境与设施、放养前准备、品种选择、种苗放养、饵料投喂、日常管理、起捕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三门小白虾的虾-贝或虾-蟹-贝的池塘综合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SC/T2092脊尾白虾亲虾

SC/T7015染疫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SC/T9103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

DB33/T2473池塘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规范

DB33/T398.1拟穴青蟹第1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DB33/T398.2拟穴青蟹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三门小白虾

小白虾学名脊尾白虾。三门小白虾指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三门小白虾”保护范围内,按照相关标准养成的脊尾白虾。三门小白虾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地理坐标东经121°12′00″~121°56′36″,北纬28°50′18″~29°11′48″之间,主要包括三门县所辖的海游街道、沙柳街道、海润街道、健跳

镇、浦坝港镇、花桥镇、横渡镇、蛇蟠乡等8个乡镇(街道)。

3.2

池塘综合养殖

根据不同生物的生态位、营养级、食性等差异,通过利用滤食性滩涂贝类和甲壳类等摄食性生物搭配,实现调节水体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而提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养殖方式。

4环境与设施

2

T/ZJSC0001—2023

4.1场址选择

符合当地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要求。交通便利,海水交换良好,泥底或泥沙底为宜,水质良好,水质符合GB11607的要求,盐度15~26为宜。

4.2池塘结构

池塘面积一般以15亩~25亩为宜,水深1.5米~2.0米,池塘长端以南北走向较佳。池内开挖环沟或纵沟,滩面占比以30%~40%为宜,单块滩面1亩~2亩为宜,环沟水深1.0米~1.5米,滩面水深30厘米~50厘米,滩面平坦,涂质柔软。池塘结构图见附录A。

注:1亩≈666.7平方米

4.3配套设施

4.3.1进排水设施

设置独立的进水、排水闸门与拦网设施,沟渠与闸门相通,进水闸处安装60目~80目过滤网、排水闸处安装20目防逃网。

4.3.2增氧设施

以底增氧设施为宜,每亩布置1个~2个增氧盘于环沟中,每亩池塘配套增氧机的功率为0.1千瓦~0.2千瓦。

4.3.3隐蔽物及其它设施

混养蟹类的池塘四周设置水泥板、瓷砖、尼龙网片等防逃设施,高出池水面0.5米,养殖贝类滩面四周设置拦网防止青蟹进入。有缢蛏的池塘可在养殖区域铺设底铺网,符合DB33/T2473的规定。

5放养前准备

5.1清淤

将池塘滩面、沟渠里的水排干,池塘进行清淤、曝晒,并清除池底的杂藻及污染杂物,对于淤泥较厚地方,应翻耕曝晒后平整池塘底部。

5.2消毒

放养前15天干露滩面,用20目~40目筛网淌袋刮除涂面敌害生物。进水淹没,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进行消毒,药效消失后进水。常用清塘药物及用法用量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