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清苑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带答案】.docx

保定市清苑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带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卷(KA)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经考古发掘,隋朝洛阳含嘉仓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史载,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足可供应全国五六十年。以上材料说明隋朝时

A.对外征战频繁 B.洛阳盛产粮食

C.社会经济发展 D.横征暴敛无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足可供应全国五六十年”等信息可以看出,隋朝的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因此粮食才会有所富余,故C项符合题意;对外战争要消耗粮食,排除A项;材料只说洛阳有储备,并不能证明洛阳盛产粮食,排除B项;横征暴敛无度是隋炀帝,排除D项。

2.有学者认为“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认为武则天“不是坏皇帝”的主要依据是()

A.首创了选拔人才的科举制 B.开创了“贞观之治”局面

C.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当政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因此,对于人民来说,武则天并不算坏皇帝,D项正确;隋文帝时期,开始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吏,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诞生,因此,首创选拔人才的科举制的并不是武则天,排除A项;“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唐太宗统治时期,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因此,“贞观之治”并不是武则天开创的,排除B项;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但并不能因此而说武则天“不是坏皇帝”,对于统治者的评价,应看其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3.它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城中有商业区与居民区;它既是大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该城市是()

A.洛阳 B.开封 C.长安 D.大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它既是大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结合所学可知,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长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长安是当时唐朝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C项正确;洛阳不是当时唐朝的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排除A项;开封是北宋最重要的一座城市,排除B项;大都是元朝最为重要的一座都城,排除D项。故选C项。

4.唐朝时妇女喜化“啼妆”,白居易的《时世妆》描写了“啼妆”的特点:“时世妆,时世妆,出自西域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妇女喜化“啼妆”反映了唐朝

A.城市商业的繁荣 B.诗歌创作的丰富

C.社会风气的开放 D.妇女地位的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因此妇女喜化“啼妆”反映了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C项符合题意;AB项在题干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D项与题干信息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

5.“接缕垂芳饵,连筒灌水园。”杜甫这首《春水》诗中描写的生产工具是()

A.曲辕犁 B.水排 C.翻车 D.筒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连筒灌水园”可知,该生产工具是用来灌溉的,结合所学可知,诗中描写的生产工具是唐朝盛行的灌溉工具筒车,D项正确;曲辕犁是用来犁地的,排除A项;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排除B项;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曹魏时,经过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排除C项。故选D项。

6.小华准备暑假到甘肃旅游,他可能看到的名胜古迹是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莫高窟 D.龙门石窟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胜古迹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名胜古迹位于甘肃省。结合历史知识分析:莫高窟开凿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是世界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177731688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