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谢安讲解词--张亮亮 - 副本.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王导谢安古居纪念馆讲解词

张亮亮

各位游客(各位领导):首先欢迎您到王导谢安纪念馆参观游览,王谢古居是为了纪念东晋时期两大著名宰相王导和谢安而建造的.

王谢古居位于乌衣巷口,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到了唐代后,乌衣巷一度沦为废墟。

(门厅处讲解)

首先映入您眼帘的是一扇四门对开的屏门,依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规制,在这里建了一扇屏门,从建筑风水的理论上说,是为了达到避煞和聚气的目的,同时隔绝了外人的视线,使得他们不能对院落内的景物一览无余。而此刻在屏门上用真草隶篆四种书体书写了《金陵怀古·乌衣巷》,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是在六百年后经过此地,感怀曾经繁华巷陌,如今已经淹没在市井的气息之中,诗句这样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史书记载当时王家,除了仆佣之外,有一百多人居住于此,其建筑的规模可想而知,今天只不过复建了一小小部分,来展示当时的文化。下面请您随我到里面继续参观。

王导和谢安是两晋和南北朝最负盛名的丞相,一个为东晋开辟了半壁江山,一个保住了这半壁江山.王导俭朴,谢安奢华。王家的书法,谢家的诗歌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双壁.王谢两家自东晋到陈朝,期间一品到五品的官员,王氏一共171人,谢氏一共70人。晋代王、谢两族,世代簪缨,朝廷倚之为柱石.既有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又有“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荡晋书(东晋历史)”的说法。

(曲水流觞处讲解)

您现在看到的这是曲水流觞流杯渠,东晋时期流行文人雅士与山林丘壑之间的一种游戏,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共四十三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并请王羲之为此写序.

《兰亭集序》即记叙了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而流杯渠的形状是两个对称的如意,象征着天地包容。

(竹林七贤砖雕壁画前讲解)

对面您看到的是竹林七贤图的砖雕壁画,1962年在西善桥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这个壁画,您现在看到的是由南京博物院放大而成,放大这样的国宝级文物在全国来说尚属首次。竹林七贤是:嵇康、阮籍、阮咸、刘伶、王戎、向秀、山涛,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为了保持对称,还加上了春秋时期的隐士荣启期,荣启期(前571—前474年),比孔子大二十岁,终年98岁。(孔子,前551-前479)。

《列子·天瑞》记载,孔子游泰山时,在路上遇见荣启期,衣不蔽体,但边弹琴边唱歌,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孔子问他:“先生所以乐,何也?”

荣启期回答:“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己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

孔子连连点头称是。又不无惋惜地说:“以先生高才,倘逢盛世,定可腾达,如今空怀瑾瑜,不得施展,仍然不免遗憾。”

谁知荣启期却不以为然地说:“古往今来,读书人多如过江之鲫,而能飞黄腾达者才有几人?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而死亡则是所有人的归宿,我既能处于读书人的常态,又可以安心等待人最终的归宿,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孔子听了说:“善乎!能自宽者也.”这就是“知足者常乐”的典故。知足常乐成为人们处世哲学的一种态度.

保存至今的南朝砖画《竹林七贤和荣启期》(1960年发现于南京西善桥的南朝大墓中,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模印砖画)。

听筝堂(谢安纪念馆)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中国河南省太康)。谢安比王导小44岁,是大名士谢尚堂弟,少以清谈知名,初次做官仅月余便辞职,之后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的别墅里(今绍兴)期间常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并且承担着教育谢家子弟的重任,当时的全国的平均寿命为五十多岁,按照当时的年龄划分,谢安已经算是老年了,不过比起70岁才出来上班的姜太公,40岁的谢安算是风华正茂。不过谢安主要是依据三个条件,决定是否出山的,第一是家世,第二是声望,第三是人脉。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家世.当时有一句话叫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谢安四十岁时,谢氏家族朝中人物尽数逝去,谢安东山再起,后官至宰相,成功挫

文档评论(0)

gdc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