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课件:第6课 北宋的政治.pptx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课件:第6课 北宋的政治.ppt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课北宋的政治

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陈桥驿兵变959年,后周皇帝周世宗驾崩,七岁的周恭帝即位。赵匡胤因屡立战功,受到皇帝重用,被任命为禁军最高将领,掌握了军权。960年初,朝廷派赵匡胤领兵北上抵抗辽军。军队行至陈桥驿,发动兵变,众将和谋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赵匡胤(yìn)(宋太祖)960年宋开封(东京)时间:人物:都城:国号:1.北宋的建立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按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的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2.北宋的统一唐朝疆域图北宋时期形势图北宋疆域远小于唐朝,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没有实现全国的大统一,是局部统一。五代十国南方形势图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朝建立以后,统治者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以史为鉴,宋朝的统治者又会采取哪些措施呢?宋太祖大臣赵普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政权不断更迭,争战无休无止?我想要停止战乱、巩固政权,有什么好的办法吗?此非它故,方镇太重,武将专权,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目的:措施:解决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杯酒释兵权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中央目的:措施:在宰相之下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防止宰相权利过大,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北宋前期中枢机构示意图

3.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4)影响积极:消极: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造成了官僚机构的臃肿,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政府财政负担过重。(3)地方目的: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官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利;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贰重文轻武的政策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北宋)汪洙目的:含义:1.重文轻武的政策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宋)谚语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宋太祖像

2.具体措施措施影响①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文臣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③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文官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3.影响从王朝内部来说,三百多年来,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能够膨胀到威胁赵宋皇位的程度。然而赵宋王朝却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外族势力所颠覆。——《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材料二:材料一:北宋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表格年代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12625万余“所出无余”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余13186万余材料三:人才辈出、文化昌盛巩固宋王朝内部的统治,但军队战斗力减弱官僚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

3.影响措施积极影响消极影响①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②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③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军队战斗减弱②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文臣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①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③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④造成官僚机构的繁冗,办事效率低,财政支出大

行政效率低下边疆屡战屡败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农民起义材料二:北宋与辽和西夏屡次发生战争,后分别同二者签订协议,每年北宋向辽和西夏缴纳“岁币”“岁赐”。——《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积贫积弱3.影响材料一:“景德、祥符中(宋真宗时),文武官总计9785员,今(宋仁宗时)内外官属总17300余员,……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宋)包拯奏报

三王安石变法

2.变法措施时间:人物:目的:领域措施内容目的经济军事募役法(免役法)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也要交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