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知觉的基本形式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视知觉的基本形式

图形辨识的出发点;对图形的辨识;(西班牙)格列柯拉奥孔,十七世纪.一幅著名油画,包括了全部知觉的要素.;;(法)德拉克洛瓦萨丹纳帕路斯之死浪漫主义风格;(尼德兰)包虚

圣安东尼的诱惑

木板画三张祭坛画

的一幅.1505年

包虚的画充满着不

可理解的怪诞,反

应了画家内心的神

秘倾向,尤其是画

中各种折磨人的器

具,更难以解释其

中的奥妙。其实,

画题只是一个引子

,一个不重要的引

子,画家关心的是

不可知世界的各种

表现。

今天的许多游戏机

角色设计,让我们

总是想到这个奇特

的生活在经受文艺

复兴洗礼的十六世

纪的艺术家。;视知觉的基本形式;图形辨识的八项原则;完形原则;我妻子,

我岳母?

大部分人

都把这幅

图读成年

轻女性,

而少有人

读成老太

婆。这里

有完形的

作用。也

就是说,

我们倾向

把图中形

理解成我

们比较愿

意看到的

样子。;;视知觉的基本形式;把图片倒转一下,

能否看出另一个形象?

事实上,当我们

面对像这张

复杂的图形时,

我们会调动我们的

知觉来辨识

眼前的

图像,以便

从中检索出意义

来。这是一

个例子。;简单原则;我们一般会把这两个

形的结合看成是一个

圆形嵌在了一个三角

形里边,而不会看成

一个圆形的外面有三

个三角形。;闭合原则;闭合原则:这里的三个形都

不太完整,但并没有妨碍我

们的知觉把它们看成是一个

封闭合的完形。其它两个

图形相似。;定势原则;前六个圆形我们知觉为两个一组。受这种知觉的影响,

我们会把后面的圆形看成是两个一组。

看看上下两组,还有两个一组的感觉吗?;定势原则:我们继续会用某种定势来看待这些随机的组合。;(德国)乌恩格热《开罐头器》

这是利用“定势原则”所产生的联

想效果而进行的创作。在某种意

义上说,“定势原则”也是视觉上

的联想原则。漫画创作的一个重

要方式是,利用视觉联想来把两

个似乎是不相干的事物串在一起

以产生特殊的效果。

让我们猜测一下这幅漫画的含义

是什么,画家希望表达什么样的

内容,真的有内容吗?还是仅仅

好玩而已。;(德国)乌恩格热

《烤出来的爱情》;乌恩格热《突然发现》;包含原则;毕加索为

吉洛画的

肖像。左

那张是照

片,右边

那张是毕

加索的感

受。两者

间的差异

告诉我们

绘画和写

实的距离

有时是很

远的。在

毕加索的

创作里,

包含有包

含原则。

;著名美国漫画家列文笔下

的切尼。列文画这张切尼

时,他正是里根政府的国

防部长,是美国新保守派

的核心成员,也是一个鹰

派。列文通过这样一种手

法,这个鹰派的本性给表

现了出来。

迷彩服就是一种军事上的

伪装术,它来自视知觉中

的“包含原则”。

;视知觉的基本形式;类似原则;毕加索《阿维尼翁

的少女》1925年

这张画引起过巨大

的争议,因为人们

无法解释毕加索的

所作所为。据说阿

维尼翁这个地方有

不少妓女,但从画

面看,引画似乎和

那个风月场所没有

关系,特别是画中

两个来自非洲原始

木雕的头像,更让

人觉得毕加索起的

题目只是一个玩笑

而已。当中是否存

在着一种“类似原

则”呢?也许。;视知觉的基本形式;接近原则;(弗莱芒地区)扬凡爱克《羔羊的祭礼》1432年

这是一张表达宗教礼仪的作品,画中布置得井井有条的场面,和所表达的主题是吻合

的。按照“接近原则”,我们很容易就把画中人群分类,从而明了他们在这一场庄严的

祭祀中所扮演的角色。;视知觉的基本形式;图底原则;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局部

图底关系非常清晰,原因是没有“底”。;莫朴《清算》1948年

能否分出图底关系?试试看。;视知觉的基本形式;张自嶷《铜墙铁壁》1972年油画

画中的农民形象不再像前面莫朴画的那么“丑陋”了,而是“光辉”了许多。;视知觉的基本形式;袁运生《生命的赞歌》局部。1981年。

以装饰手法来区分图底关系。;吕楠《西藏组照》之一2005年

这幅照片的视觉中心在那?图底关系

是如何构成的?;吕楠《西藏组照》之二2005摄影家要表现什么?想想看。;陆元敏《上海》之一2004

作者要表现什么?图底关系如何看?照片有意义吗?为什么?;这是南都报摄影记者前往河南一个自拍电影的村子所拍的组照中的一张。我们看看记者

想告诉我们什么?图片中的“视觉中心”在哪?;;视知觉的基本形式;平衡与对称;这是一个平衡对称的图形,当然,它不是日本旗。就

日本国旗而言,中间的圆形可能过小了。;六幅图形就有六种不同的知觉感受。最好的是那一幅,最不好的又是那一幅?为什么?;这

一幅

是最

好的吗?

什么

呢?

一个复

杂的

形好

呢还

个不那

么复

图形

好?;框消失了以后,感受还会一样吗?;视知觉的基本形式;视知觉的基本形式;视知觉的基本形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