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pptx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IP)

浙江大学丽水医院,温医大从属五院,丽水市中心医院放射科叶勇军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第1页

患者女,56岁,鼻塞、鼻出血1月余

横断面T1WI,左侧鼻腔分叶状肿块,与脑实质相比呈略低信号,部分经过窦口鼻道复合体突入上颌窦腔内;横断面T2WI,左侧鼻腔肿块呈不均匀略高信号,可见“栅栏状”略低信号;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第2页

横断面增强后脂肪抑制T1WI,肿瘤呈“栅栏状”强化;冠状面、矢状面增强后T1WI,肿瘤呈“栅栏状”强化。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第3页

讨论

内翻性乳头状瘤生长迟缓,组织学上属于良性肿瘤,其实属于交界性肿瘤,有局部侵袭性,术后易复发,复发率高达10%~75%。最近因为鼻内窥镜手术开展,能够清楚显示病变范围,使术后复发率下降。绝大多数内翻性乳头状瘤单侧发病,双侧发病极少见。最常见发生部位为鼻腔外侧壁近中鼻道处,常蔓延到邻近鼻窦,上颌窦占69%,其它依次为筛窦、蝶窦和额窦;也可侵犯至鼻咽、眼眶,少数可侵犯脑膜和颅内结构。原发于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少见。

内翻性乳头状瘤外观呈乳头状,其上皮组织高度增生并呈管状、指状或分支状伸入下方间质内,基底膜完整。本病恶变率约5%~15%,其中双侧、多中心发病者更易恶变,多恶变为鳞状细胞癌,恶变为腺癌和小细胞癌较少见。

男性较女性多见,约3:1,高发年纪为50岁~70岁。临床表现为鼻堵、鼻涕、鼻出血和失嗅,出现疼痛和面部麻木可能并发恶变,侵犯眼眶可出现突眼。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第4页

A:右上颌窦SIP实线箭头示肿瘤边缘呈乳头状改变,虚线箭头示小气泡征。B:左筛窦SIP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筛窦间隔骨质吸收,虚线箭头示肿瘤压迫鼻中隔向对侧移位,实线箭头示筛窦中心骨质增生硬化(术中见肿瘤始发位来自筛窦)。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第5页

影像诊疗:

相关SIP文件报道:CT表现多数病灶始发于中鼻甲和中鼻道,累及筛窦和上颌窦,引发骨质受压移位、吸收破坏和增生硬化等改变,可伴钙化及小气泡征,病灶边缘呈不规则乳头状改变。本病常为单侧发病,CT表现以中鼻道区为中心呈膨胀性生长,上颌窦口扩大。MRI易区分肿瘤与伴发阻塞性炎症,易显示肿瘤向鼻外生长范围,尤其对伴发恶变患者价值更大。多数病变MRI信号不均匀,病变内部结构多呈较规整“栅栏状”、“卷曲脑回状”,该征象是本病特征性表现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第6页

判别诊疗

1、鼻息肉:常两侧发病,因为组织学上绝大多数为水肿型,CT表现为低密度影,边缘强化,普通无骨质破坏;T2WI多为显著高信号,增强后边缘强化,病灶内部普通无强化。

2、真菌球:多发生于上颌窦,窦腔扩大,病变内多有点、条状钙化,因为真菌菌丝中存在沉淀钙盐、浓聚铁和镁等重金属,病变在T2WI呈显著低信号,增强后内部无强化,但周围黏膜显著强化。

另外还需要与血管瘤、癌等病变判别,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易于判别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第7页

鼻息肉:常两侧发病,T2WI多为显著高信号,增强后边缘强化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第8页

真菌球:病变在T2WI呈显著低信号,增强后内部无强化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第9页

总结

CT检验相对特异性低,是首选检验方法,MRI是确诊检验方法。

1、肿块常为单侧发病,多位于鼻腔外侧壁近中鼻道区域;

2、病变多呈分叶状改变。

3、CT可见骨质受压移位、吸收破坏和增生硬化等改变,可伴钙化及小气泡征,上颌窦口扩大;MR示多数病变信号不均匀,病变内部结构多呈较规整“栅栏状”、“卷曲脑回状”,该征象是本病特征性表现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第10页

THANKSFORYOURTIME

参考文件:

[1]ROHHJ,PROCOPGW,BATRAPS,etal.Inflammationandthepathogenesisofinvertedpapilloma[J].AmJRhinol,,18(2):65-74.[2]LEEDK,CHUNGSK,DHONGHJ,etal.FocalhyperostosisonCTofsinonasalinvertedpapillomaasapredictoroftumororigin[J].AmJNeuroradiol,,,28:618-621。

[3]王振常,鲜军舫等.中华医学影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

[4]CHOHJ,KIMKetal.Endoscopicsurgeryforinvertedpapillomafromthespheoidsinusandrela-tedclinicalcharacteristics[J].AcfaOto

文档评论(0)

133****53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