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MI
MITestDirector测试治理工具试用及评估报告
1
技 术文件
技术文件名称:MITestDirector测试治理工具试
用及评估报告
技术文件编号:
版 本:V1.0文件质量等级:
共26页
〔包括封面〕
拟制 邓巨峰程琳 张平陆建浓谢华
审核
会签
标准化批准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
2
MITestDirector测试治理工具试用及评估报告
名目
\l“_TOC_250024“名目 2
\l“_TOC_250023“试点实施的背景 3
\l“_TOC_250022“试点实施内容和目标 3
\l“_TOC_250021“试点工程介绍 4
\l“_TOC_250020“TestDirector工具简介 5
\l“_TOC_250019“TestDirector工作流图 5
\l“_TOC_250018“TestDirector主要组成局部 6
\l“_TOC_250017“需求〔TestInputs〕 7
\l“_TOC_250016“现状描述 7
\l“_TOC_250015“TestDirector需求治理 7
\l“_TOC_250014“测试用例库 11
\l“_TOC_250013“测试用例设计-现状描述 11
\l“_TOC_250012“测试用例〔TestCase〕治理 11
自动化测试脚本 13
测试规程文档的生成 14
\l“_TOC_250011“测试执行(TestSet) 15
\l“_TOC_250010“现状描述 15
\l“_TOC_250009“TD测试执行 15
\l“_TOC_250008“故障跟踪 18
\l“_TOC_250007“测试评价 18
\l“_TOC_250006“测试结果日志 18
\l“_TOC_250005“测试掩盖率 18
\l“_TOC_250004“测试报告生成 18
\l“_TOC_250003“工具特性 18
\l“_TOC_250002“总体评价 18
\l“_TOC_250001“典型问题解决方案 19
\l“_TOC_250000“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2
MI
MITestDirector测试治理工具试用及评估报告
3
试点实施的背景
CMM3对测试组织提出了测试流程全都化、标准化、更高的过程治理的要求。目前我们的测试工作中有几个方面需要提高:
测试人员对需求、测试打算与测试设计、测试实施、测试评价这一完整测试生命周期的生疏尚不清楚,缺乏统一的测试过程治理平台,导致测试具有肯定的盲目性,测试工作开展地较被动;
测试效率和测试执行质量完全依靠于个人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测试过程的可控性较差;
好的测试设计思想和技术没有被集中地治理起来,测试过程中积存的方法和阅历没有被有效地固化下来,不利于测试工作的长远进展。
研发流程中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是相互关联的。而目前公司的状况是信息分散,主要以文档的形式存在,使用不便利。有局部阶段也使用了治理支撑工具,但承受的工具分散,不能到达信息的全都性和信息共享。
打算安排,进度安排,工作量考虑等没有参考数据。系统质量,系统交付使用时间安排没有量化数据作为支撑。这些也需要有效的测试治理和信息统计功能。
因此,测试过程治理势在必行,我们引进了业界著名的测试过程治理工具 RationalTestManage和MITestDirector,将它们分别在2个工程中进展试用,期望通过评估的实践,不仅对这两个工具的试用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估,而且可以从它们中吸取先进的测试过程治理
思想,为部门的测试过程治理改进工作供给依据。比较的结果见附件:
经过比照和分析,我们选择了TestDirector工具作为我们部门的测试流程治理工具,并在统一网管测试工程中全面承受。下面介绍我们对这个工具使用状况。文后还有TestDirector工具和TestManager工具的具体比较结果供参考。
试点实施内容和目标
描述在TestDirector中测试生命周期是如何表达的,以此作为测试过程治理标准化的理论依据,说明TestDirector作为测试治理平台工具的治理特性。
制订需求,并建立需求和测试用例的跟踪关系――考察TD能否简化建立测试用例矩阵工作、能否较便利地维护需求及追踪关系。
实现测试用例的设计功能――考察TD能否满足不同类型系统对测试用例描述的要求。能否使用TD对测试规程和用例进展评审和争论、能否指导实际的测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