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pdfVIP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学设计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本节课讲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都体现了唯物史观,经济发展促进

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的发展。

2、时空观念:儒学发展,宋词元曲、科技、少数民族文字,都体现时间、空间的变

化及时代特点。

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阅读,深对宋元儒学内容、影响的理解记忆。

4、历史解释:对宋词元曲概念、特点的理解。

5、家国情怀:理学对民族性格形成的影响,科技水平领先世界,少数民族文字的创

制,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二程、朱熹等人的理学思想,理解程朱理学对儒学发展的影响,宋明理学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宋词元曲的发展,三大发明成就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沈括《梦溪笔

谈》、郭守敬《授时历》,少数民族文字创制,认识各民族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作出

的贡献。

难点:儒学复兴原因,影响,三大发明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都得到发展。辽

宋夏金元时期文化有哪些发展呢?导入新课。

教师:什么是文化?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屏幕显示:文化(culture)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

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即衣、冠、文、物、食、住、行

等。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

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文化内容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

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一、儒学的复兴

教师:思考儒学复兴的原因?

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1、原因

(1)历史:儒学独尊地位动摇。“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隋唐以来,儒、佛、道

“三教合一”。唐朝三教并行政策:尊道、礼佛、崇儒。儒学吸收佛、道有效成分,得到

发展;(2)政治:宋代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和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相对宽

松的文化政策的推动。宋朝需要重建纲常伦理

(3)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冲击了传统道德。

(4)文化:儒学复兴运动的发展(宗旨);

什么是理学?理学代表人物?

学生看书回答。

2、理学发展过程

(1)程颢、程颐——创立

哲学思想: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伦理思想:强调“存天理,去人欲”,

最终实现对天理充分体验。

(2)朱熹理学成熟:

朱熹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编“四书”,对《四书》以注解,元朝作为科

考试内容。使其与《五经》相提并论,成为后世科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屏幕展示材料,理解理学思想主张: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

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理”是宇宙世界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三纲五常”就是“理”的表现。

材料二:“所谓天理,复是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理学的道德观是什么?

天理即“三纲五常”,应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三:“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怎样才能通达“理”?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

3、地位影响

教师:理

文档评论(0)

千帆起航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