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pkpm一些参数设置及pkpm钢筋输出文件简图..pdf

(整理)pkpm一些参数设置及pkpm钢筋输出文件简图..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1、一般情况下模拟施工加载取模拟施工加载3比较符合逐层施工的实际情况。模拟施工加

载2则可以更合理的给基础传递荷载。复杂结构设计人员可以指定施工次序。

模拟施工加载的选择

1.一次性加载模型,计算时只形成一次整体刚度矩阵,用于多层

2.模拟施工加载1.是整体刚度分层加载模型,本层加载对上部结构没有影响,总刚矩阵由

构件单刚形成,程序默认算法。用于多高层

3..模拟施工加载2,逐层加载模型,n层会有n个总刚矩阵形成,计算量大。与手算接近。

用于多高层,较少采用。

4.模拟施工加载3,新版有。分层刚度分层加载模型,更符合工程实际,高层首选。

5.对有吊车的结构必须用一次性加载,因为吊车对上部结构有影响,也就是对有上传荷载的

结构要用一次性加载。

6.要知道由于模拟施工加载计入了施工引起的变形,在计算结果输出中各节点在竖荷载作用

下的节点力矩是不平衡的。只有一次性加载下才是平衡的

2、修正后的基本风压一般就是荷载规范规定的基本风压,对于沿海和强风地带对风荷载敏

感的建筑可以在此基础上放大10%~20%,门刚中则规定按放大5%采用。

3、对于高度大于150M的高层混凝土建筑才要验算风振舒适度。结构阻尼比取0.01~0.02,

程序缺省0.02。

4、侧刚计算方法:一种简化计算法,计算速度快,但应用范围有限,当定义有弹性楼板或

有不与楼板相连的构件时(如错层结构、空旷的工业厂房、体育馆等)用此法会有一定误差;

总刚计算方法:精度高,适用范围广,计算量大。

对于没有定义弹性楼板且没有不与楼板相连构件的工程,两种方法结果一样。

(以下转贴)

“刚性楼板”的适用范围:绝大多数结构只要楼板没有特别的削弱、不连续,均可采用这个

假定。

相关注意:由于刚性“楼板假定”没有考虑板面外的刚度,所以可以通过梁“刚度放大系数”来

提高梁面外弯曲刚度,以弥补面外刚度的不足。同样原因,也可通过梁扭“矩折减系数”来适

当折减梁的设计扭矩。

“弹性板6”的适用范围:所有的工程均可采用。

相关注意:由于已经考虑楼板的面内、面外刚度,则梁刚度不宜放大、梁扭矩不宜折减。板

的面外刚度将承担一部分梁柱的面外弯矩,而使梁柱配筋减少。此时结构分析时间大大增加。

“弹性板3”的适用范围:需要保证楼板平面内刚度非常大,外刚度承担荷载,不使梁柱

配筋减少,以保证梁柱设计的安全度。“

如厚板转换层中的厚板,板厚达到1m以上。而面外刚度则需要按实际考虑。

相关注意:一般在厚板转换层不设梁,或用等代梁,并注意上下部轴线差异产生的传力问题。

“弹性膜”的适用范围:仅适用于梁柱结构,设计时不使楼板面相关注意:不能用于板柱“

结构”。设计时可以进行梁的刚度放大和扭矩折减。

(弹性楼板6:考虑楼板的面内刚度和面外刚度,采用壳单元.原则上适用于所有结构,但

采用弹性楼板6计算时,楼板和梁共同承担面外弯矩,计算结果中梁的配筋小了,而楼板

承担面外弯矩,计算的配筋又未考虑.此外计算工作量大.因此该模型仅适用于板柱结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弹性楼板3:考虑楼板的面内刚度无限大,并考虑楼板的面外刚度.适用于厚板转换层;弹

性膜:考虑面内刚度,面外刚度为零.采用膜剪切单元.弹性板由用户人工指定,但对于斜

屋面,如果没有指定,程序会缺省为弹性膜,用户可以指定为弹性板6或者弹性膜,不允

许定义为刚性板或者弹性板3)

5、根据高规(JGJ3-2010)第3.7.3条注,抗震设计时SATWE计算结果中楼层层间最大

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可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6、对于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选择双向地震作用;《高规》规定计算单向地

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SATWE程序允许同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和偶然偏心,此

时仅对无偏心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双向地震计算,而偏心地震作用并不考虑双向地震,另外

考虑双向地震并不改变内力组合数。

7、振型个数选择原则:《抗规》GB50011-2010中5.2.2条的条文说明规定:振型个数一

般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的90%所需要的振型数。(并非取的越多越好)

一般情况振型数至少为3个,且为3的整数倍(3N,N≤层数);当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时

应不少于9个,对于多塔结构应大于12个。《高规》JGJ3-2010中5.1.13条规定:抗震

设计时,B级高度的高层结构、混合结构和本规程第10章规定的复杂

文档评论(0)

180****80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