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的振兴策略及意义.doc

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的振兴策略及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信息化助力乡村教育的振兴策略及意义

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实的重要支点。乡村教育在乡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既承载着塑造良好乡风的社会职责,又担负着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县域校际资源均衡配置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增加乡村教育资源供给,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与关键。《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形成可持续发展乡村教育机制,对乡村教育振兴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倡导,通过“三个课堂”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通过“三个课堂”实现发达与薄弱地区的结对帮扶,是实现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重申,到2022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三个课

堂”关涉跨区域教师、资源问题,既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又是我国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向,“三个课堂”作为新时期义务教育发展的创新实践,立足开放、共享的理念,秉持教育跨区域互联互通的思维,打破教育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近乎隔绝。

“三个课堂”应用的战略构想,在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座谈会上首次被提出“三个课堂”的常态化按需应用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举措。

1.专递课堂:实现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

实现乡村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专递课堂”针对乡村薄弱教学点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利用互联网手段突破时空限制,依据教学进程,实现师资与课程资源的“双重共享”,是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教学示范,是全方位、多层次、各角度的即时互动双师课堂,有助于城乡学校之间形成互动合力,乡村学生走向城市感受现代城市文化,城市学生走向农村,感受传统乡土人情,实现城市与乡村学生真正“走出去”,进而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2.名师课堂: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乡村教师是乡村文明的“灯塔”,是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主力军。乡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影响乡村教育振兴的进程与发展质量。“名师课堂”可实现跨区域互动教研交流,以互联网的方式组建开放式、跨区域教学与研修共同体,充分发挥名师名课的示范引领作用.从“师徒制”指导转变成为“同伴式”教研.以优

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解决乡村教师专业水平不高、专业发展受限等问题,实现教师互助合作与共同发展,为乡村教育振兴发展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

3.名校网络课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

教育资源缺乏是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的掣肘。资源合理配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障乡村教育获得优质资源,推动乡村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名校网络课堂”主要针对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教学差距,以优质学校为主体,推动优质资源在全国各区域内的共享,实现从“展示”“分享”到“点播”“定制”的跨越。“名校网络课堂”是破解乡村教育发展滞后的重要举措。为打破乡村教育教学资源短缺、教育教学质量不仕、教育理念固化的局面提供了“精准”良药,有助于实现城乡教育的融合发展。随着城乡教育的深度融合,制约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枷锁逐渐被打破,乡村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乡村教育生态系统要维持长久的平衡与稳定,各生态要素必须明确自身适合的生态位,各参与方统筹协调、群策群力,发挥多主体作用,实现“三个课堂”的有效落实,共同下好乡村教育振兴这盘“棋”。首先,发

挥城乡共同体的主体作用。城乡共同体是形成一种开放互通的分享环境、促进城乡跨区域校际合作、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实现城乡学校及城乡教师的“抱团”成长,有助于实现城乡间的资源共享。其次,发挥政府在乡村教育振兴中的主导作用。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确定乡村教育振兴的具体行动方略,起到“提纲挚领,统领全局”的作用。再次,发挥社会力量在乡村教育振兴的作用。在政府有力监管的条件下,引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公益机构、志愿团体等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到乡村教育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最后,重新明确乡村学校与乡村教师的角色与定位,提升乡村学校的自我参与度。

4.乡村教育振兴是一项综合发展的系统工程,系统内的各生态因子,作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局部生态环境效应的群体,要注意与外界的开放与交流,主动地去适应。在乡村教育振兴的发展进程中,技术手段是打破局部生境效应的重要途径,社会参与是打破空间局限性的有效方式。要实现乡村教育振兴需要各方参与,共同治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教育振兴服务供给。通过“互联网+”技术,引导科研院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