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明教授简明中国文学史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明中国文学史;“文学〞实是个边界模糊、内涵复杂的概念。但就其主要特征来看,可以说它是人类情感在语言形式中的呈现;文学本质上是基于感性的,它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和生命本真密切关联。而人类的情感是一种极其活泼、充满变化的东西,它的本来状态是含混和不稳定的;在人性开展的过程中,当新的情感内容在语言形式中得到呈现时,这实际意味着人对自身情感的一种审视和确认;而文学世界的扩展与丰富,说到底是显示了人类生命形态的扩展与丰富。;所以,我想格外强调的是:文学的根本价值,在于它是人类求证其自由本质、创造其自身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文学固然源于现实生活,但它绝不会成为后者的镜像;它总是更多地表现了意欲的生活和想象的生活。而这种意欲和想象如果是合理的,便会改变现实生活的内容乃至人自身。进一步说,文学的所谓“合理〞又是具有特殊性的。一般的社会意识形态或证明现存秩序的正当性并维护它的继续存在,或意图用另一种预设的秩序来代替前者,文学却是直接从感性、从生命本真的欲求出发,所以优秀的作品总是能够深刻地揭示人性的困境,人性欲求与社会规制的矛盾;文学虽并不承担指导社会改造的责任,却往往以潜在的方式提出了给予人的开展以更大自由空间的要求。正是从上述特点,我们认为文学是人类求证其自由本质、创造其自身生活的“特殊方式〞。;

二、“中国古代文学创新教学模式〞总结之“教学理念〞;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传统性较强的根底课程。但我们认为,在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学属于传统文化的一局部、今人对此应抱一分尊重而不宜随意以现代意识曲解古人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并无理由在价值观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作对立的看待;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活动不可防止地包含着阐释意义,那么阐释者具有现代思维本是无可非议的。因此,在建构上述新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确立自己的教学理念。;我们把文学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内容来看待,认为文学反映着每一时代的精神面貌,表达了人们的生活理想;文学的开展与人性的开展密切相关,它在表达人们的在现实中的痛苦与欢乐时,也表达了人性自由开展的需要与现存社会规制的冲突,它从而成为人们创造自身生活的方式。因此,中国文学史被理解为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局部。在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现代眼光审察古代文学的开展怎样表达着先人情感生活复杂的变化过程,并逐渐延伸到现代。这一课程不仅着眼于传授知识,而且希望学生由此建立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确而明晰的认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力求做到:a)强调文史根本功的训练,要求教师注重以坚实的材料说话,对学生也强调重视对经典文本的精读,排斥以空泛的概念对文学史作笼统的描述。b)注重培养人文关心意识,虽然讲述的是古代文学,但仍注重古今贯穿,引导学生从民族文化的精神底蕴及其历史变化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努力开掘古代文学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启发学生的思辩能力,拓展其人文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进而促进学生的人格修养。c)重视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和相互贯穿,在讲解文学史的同时,顾及它与思想史、政治史;在以古代文学为课程根本内容的同时,考虑到它和现代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本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根本素质修养和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兴趣,在目前高校教学受商业文化、实用思想冲击的情况下,坚持以“立人〞为本,拒绝即学即用的短视眼光,这种立场在大多数学生中得到认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孔子论诗

泰伯第八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路第十三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阳货第十七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归结:人们谈到魏晋文化,常用的一个表示变化的动词是“自觉〞。日本学者铃木虎雄于1925年出版的?中国诗论史?中首先提出中国文学于建安时代进入自觉阶段,鲁迅1927所作讲演?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也说:“曹丕的一个朝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五、“杂文学〞与文学史的文学本位

案例1:上古神话的文学史意义。

案例2:历史著作与文学叙事。

案例3:“古文运动〞的评述立场;六、诗体功能的分化

五言古体:唐人把格律诗称为“近体〞,于是在这以前就有的不讲求格律的诗相应地就被称为“古体〞。五古是汉魏以来诗歌根本的体式,唐以后仍然很流行。形式上没有什么限制,但通常是用整齐的五言句写成。

近体特别是律诗,一般来说修辞比较精巧,常常以新奇的表现,通过语言的“陌生化〞来追求警醒的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