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1.观文物,通古今

(1)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序

(2)根据特征填写文物的编号。

①源于少数民族,民国改良风靡全国的是();

②载重量大且配备了指南针,在当时领先地位的是()。

(3)古代一些文物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答案】(1)(C)→(B)→(E)→(D)→(F)→(A)

(2)①.A②.F

(3)文物在现在生活中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先进的科技水平、对外贸易的繁荣开放、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又反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我们要传承和发展文物文化,使与其他文化相融合,让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大放异彩。

【解析】

小问1详解】

排序:根据图片信息“材料A满族旗袍;材料B战国铜壶;材料C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材料D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材料;E陶院落;材料F泉州出土的海船”结合所学可知,材料A是清朝时期,材料B是战国时期,材料C是原始农耕时期;材料D是唐朝时期;材料E是汉朝时期;材料F是宋朝时期。因此,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序是:(C)→(B)→(E)→(D)→(F)→(A)

【小问2详解】

编号:根据所学可知,源于少数民族,民国改良风靡全国的是满族旗袍,因此①填A;根据所学可知,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因此,②填F。

【小问3详解】

认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古代的一些文物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是历史的传承,对此我的认识是:文物在现在生活中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先进的科技水平、对外贸易的繁荣开放、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又反映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我们要传承和发展文物文化,使与其他文化相融合,让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大放异彩。

2.读材料,析原因

同学们研究辛亥革命时发现各界在武昌起义爆发后的态度有所不同。

材料一:清政府的话大意是革命军勾结在一起,要尽早扑灭,防止革命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材料二:各国使馆人员的话你们革命军英明勇武,感激其保护武汉华侨,严守中立态度

材料三:孙中山接受采访虽然武昌起义,我们革命军准备不是很充分,但是由于全国各省都在纷纷响应,以及我们革命军非常的英勇,所以说我支持,然后他们会胜利。

(1)根据材料一,清政府对武昌起义的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总结各国对武昌起义的态度。

(3)根据材料三,孙中山对起义态势乐观态度的原因()双选

A、起义准备充分B、阻挠势力不多C、各省纷纷响应D、军队作战勇猛

(4)各方对于武昌起义的爆发存在不同的态度,结合材料,分析原因。

【答案】(1)镇压(2)中立

(3)CD(4)材料一反映清政府维护自身统治;材料二反映革命者推翻清王朝政权;材料三反映外国列强维护本国利益。

【解析】

【小问1详解】

措施:根据材料一“清政府的话大意是革命军勾结在一起,要尽早扑灭,防止革命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可知,清政府对武昌起义的采取的措施是:镇压。

小问2详解】

态度:根据材料二“各国使馆人员的话你们革命军英明勇武,感激其保护武汉华侨,严守中立态度”可知,各国对武昌起义的态度是:中立。

【小问3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三“孙中山接受采访虽然武昌起义,我们革命军准备不是很充分,但是由于全国各省都在纷纷响应,以及我们革命军非常英勇,所以说我支持,然后他们会胜利。”可知,孙中山对起义态势乐观态度的原因有:各省纷纷响应,军队作战勇猛,CD项正确;起义准备充分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未出现辛亥革命阻挠势力不多的信息,排除B项。故选CD项。

【小问4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一“清政府的话大意是革命军勾结在一起,要尽早扑灭,防止革命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根据材料二“各国使馆人员的话你们革命军英明勇武,感激其保护武汉华侨,严守中立态度”;根据材料三“孙中山接受采访虽然武昌起义,我们革命军准备不是很充分,但是由于全国各省都在纷纷响应,以及我们革命军非常的英勇,所以说我支持,然后他们会胜利。”可知,各方对于武昌起义的爆发存在不同的态度,原因是:材料一反映清政府维护自身统治;材料二反映革命者推翻清王朝政权;材料三反映外国列强维护本国利益。

3.看图表,辨趋势

同学研究“15世纪以来世界与亚洲的联系”,绘制以下时间轴。

(1)新航路开辟以来,葡萄牙攫取在中国()的居住权。

A.澳门 B.香港 C.台湾 D.上海

(2)同学发现15世纪以来世界与亚洲的联系十分紧密。根据事例,解读万隆会议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关系。

事例: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

文档评论(0)

wangzhenp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